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新人工神经细胞

在最新研究中,牛津大学哈根·贝利团队设计出了一种合成材料,其作用方式与人类的神经细胞类似。这种人工神经细胞由水凝胶制成,直径约为0.7毫米,比人类神经细胞宽约700倍,但与鱿鱼体内的巨大轴突相当。它们的长度也可以达到25毫米,与从眼睛到大脑的人类视神经的长度相似。

2022年04月27日 科技日报   |   新人工神经细胞 生物相容性材料 热度 480

LG化学研发高功能阻燃工程塑料材料,可延缓动力电池热失控

韩国最大的综合化学公司LG化学(LG Chem)研发出一种高功能阻燃工程塑料材料,可以延缓电动汽车电池的热失控,让驾驶员在电池起火时获得更多撤离和灭火的时间。

2022年04月26日 腾讯科技网   |   LG化学 高功能阻燃工程 塑料材料 动力电池 热失控 热度 461

新催化剂让燃料电池成本大降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氢燃料电池,它使用的催化剂由铁而非稀有昂贵的铂制成,降低了氢燃料电池的成本。该技术让氢燃料广泛部署成为可能,并最终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世界走上净零排放的道路。

2022年04月26日 科技日报   |   氢燃料电池 催化剂 热度 501

真菌中新发现蛋白可绕过“植物防御”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部(ARS)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的一个小组发现了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让600多种植物中导致白霉茎腐烂的真菌克服“植物防御”。

2022年04月26日 光明网   |   蛋白质 真菌 植物防御 热度 502

最大规模癌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致癌新突变

《科学》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分析了12000多名患者癌细胞基因组中隐藏的数亿个突变,筛选确定了几十个新的DNA突变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为癌症的遗传和环境原因提供线索。

2022年04月25日 科学网   |   癌细胞基因组 DNA突变 热度 475

科学家展示无标记超分辨率显微技术

来自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了一种新的测量和成像方法,可在不需要任何染料或标签的情况下解析小于光衍射极限的纳米结构。这种激光扫描显微镜新方法弥补了传统显微镜和超分辨率技术之间的差距,有朝一日或可被用来观察复杂样品的精细特征。

2022年04月25日 科技日报   |   无标记超分辨率显微技术 热度 475

新发现癌症58种基因突变特征,有助于开发特定疗法和药物

英国剑桥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癌症患者的基因组中发现了58种新的突变特征,可能有助于揭示致癌变异的根源,也有助于针对特定患者开发特定的疗法和药物。

2022年04月24日 腾讯科技网   |   新发现 癌症 特定疗法和药物 热度 544

“纳米瓶”技术可按功能分类单细胞

使用称为“纳米瓶”的微型碗状水凝胶容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展示了根据细胞的类型、它们分泌的化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多少来选择细胞的能力。

2022年04月24日 科学网   |   纳米瓶 微型碗状水凝胶容器 热度 466

日科研团队用iPS细胞制成人工泪腺 有望治疗干眼症

日本大阪大学林龙平(干细胞应用医学)教授等人的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称,全球首次实现了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成与泪腺相似的立体组织。

2022年04月24日 科学网   |   诱导多能干细胞 干眼症 热度 535

新材料加持 规模储能首选技术成本更低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团队在高性能、低成本碱性体系液流电池用膜材料规模化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连续卷对卷式制膜工艺,实现了非氟阳离子传导膜的大面积制备,以及其在碱性体系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中的应用。

2022年04月24日 科技日报   |   碱性体系液流电池用膜材料规 模化制备 热度 435

“纳米瓶”技术可按功能分类单细胞

新生物疗法的开发可能会从一种新技术中受益,该技术可在标准实验室设置中快速分选单个活细胞。使用称为“纳米瓶”的微型碗状水凝胶容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展示了根据细胞的类型、它们分泌的化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多少来选择细胞的能力。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期刊《ACS纳米》杂志上。这项技术还可推进基础生物学研究。

2022年04月22日 科技日报   |   “纳米瓶”技术 单细胞 分类 热度 498

科学家完成临床多基因风险评分检测和报告工作流程的开发

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Jason L. Vassy团队完成临床多基因风险评分检测和报告工作流程的开发。

2022年04月22日 科学网   |   临床多基因风险评分检测 热度 554

中国牵头的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发布

中国牵头的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发布,该标准为全球医学实验室、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开发人员和制造商及研究机构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与全球分享了核酸检测的先进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将为促进全球疫情防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04月21日 腾讯科技网   |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国际标准 热度 530

像向日葵一样“追光”的智能新材料问世

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自然界向日葵向光特性启发,成功开发了一种能“追光”的智能新材料——基于MXene增强液晶弹性体的仿生向日葵管状液晶驱动器。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

2022年04月21日 科技日报   |   仿生向日葵管状液晶驱动器 “追光”的智能新材料 热度 513

俄研发超声波止血仪器

俄罗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和圣彼得堡第一国立医科大学正在研发一种使用高强度超声波止血的仪器。

2022年04月21日 科学网   |   超声波止血仪器 血小板栓塞 热度 490

中外科学家合作开辟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检验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合作,实现氦原子413纳米幻零波长的精确计算和精密测量,开辟了“隐形”原子幻零波长检验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的新途径。

2022年04月21日 科学网   |   量子电动力学理论 幻零波长 热度 515

无需逐层构建的3D打印技术面世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在固定体积的树脂内打印3D物体的方法。打印物体完全由厚树脂支撑,就像一个动作人偶漂浮在一块果冻的中心,可从任何角度进行添加。

2022年04月21日 科学网   |   3D打印技术 树脂 热度 476

斯坦福大学开发出能在夜间工作的太阳能电池板

斯坦福大学通过利用一种被称为辐射冷却的过程在夜间产生少量的电力,开发出能在夜间工作的太阳能电池板。

2022年04月20日 腾讯科技网   |   太阳能 电池板 夜间工作 热度 525

超声波为水下仪器和人体植入设备充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等植入式电子设备的患者数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宣布,由电子材料研究中心宋宪哲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应用于人体植入物的超声波无线能量传输充电技术,该技术也可为监测海底电缆状况的传感器等水下仪器的电池充电。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能源和环境科学》杂志上。

2022年04月20日 科技日报    |   人体植入物超声波无线能量传输充电技术 热度 535

研究绘制出人类造血干细胞从造血内皮到出生的图谱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Hanna K. A. Mikkola、Vincenzo Calvanese等研究人员,合作绘制出人类造血干细胞从造血内皮到出生的图谱。相关论文于2022年4月13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2022年04月19日 科学网   |   人类造血干细胞 图谱 热度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