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国以及日本的相关研究人员,对外释放了一些全新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够让机器人拥有“和人类一样的触觉”,并且可以令机器人从事诸如“帮助人类穿衣服、剥香蕉”等这样更加精细的操作。
2022年04月12日 腾讯科技网 | 机器人 超灵敏 手指触觉 热度 507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R. A. I. Bethlehem等研究人员合作绘制出人类生命周期中的大脑图表。这一研究成果于2022年4月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2022年04月11日 科学网 | 大脑图表 人类生命周期 热度 521
美国哈佛医学院Eliezer M. Van Allen和Felix Dietlein研究组合作取得最新进展。他们对癌症中体细胞非编码突变模式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2022年4月8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这一成果。
2022年04月11日 科学网 | 非编码突变模式 全基因组分析 热度 556
这项名为“多系统萎缩中体位性低血压的植入系统”的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中的患者患有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MSA-P),这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多个部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卧床18个月后,患者现在可以步行250米。
2022年04月11日 科技日报 | 多系统萎缩中体位性低血压的植入系统 热度 490
研究人员发现蜘蛛是如何利用夜视和人工智能结网的秘密。希望可以通过更好地了解蜘蛛的大脑来更好地了解更大的大脑系统。
2022年04月11日 腾讯科技网 | 蜘蛛 夜视和人工智能结网 热度 492
复旦大学、中科院团队揭示东亚面部独特性遗传进化机制,也定位出了造成欧亚面部差异的遗传因素。
2022年04月08日 腾讯科技网 | 东亚 面部独特性 遗传进化机制 热度 464
在迄今为止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42个新的与该疾病发展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退化可能与小胶质细胞有关。
2022年04月08日 科技日报 |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热度 457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工程师利用蜂蜜研制出了一款忆阻器。这是一种类似于晶体管的组件,不仅可处理数据,还可存储数据。未来,他们或许能将数以百万计或数十亿计的蜂蜜忆阻器整合在一起,创建出一款功能与人脑非常相似的神经形态计算机系统。
2022年04月07日 腾讯科技网 | 蜂蜜忆阻器 神经形态 计算机系统 热度 540
英国牛津大学属下的一家初创公司开发出一种高速射弹引发核聚变的技术,使得核聚变发电更接近于现实。该公司表示,射弹核聚变是实现商业上可行的核聚变发电的最快途径,因为它比传统方法更简单、更节能、更便宜。
2022年04月07日 腾讯科技网 | 核聚变发电 高速射弹 电力生产 热度 468
英国《自然》网站6日公开的一篇论文,描述了覆盖人类整个生命周期的大脑发育标准参考图。这些参考图根据对全球逾10万名研究对象的脑扫描图像分析绘制而成,未来可用于全年龄段的脑健康数字化评估和疾病诊断,同时,这一珍贵的参考图表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大脑是如何在生命早期迅速扩张,并伴随着生命的足迹而缓慢收缩的。
2022年04月07日 科技日报 | 人类生命周期 大脑发育标准参考图 热度 501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团队最新研制出一种可以操控水下1毫米内微小物体的机械臂。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期刊上。
2022年04月07日 科学网 | 机械臂 3D打印技术 热度 4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非连续布利冈结构的设想,并发展了一种程序化组装纳米纤维的方法,成功地创制出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仿生非连续布利冈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非连续纤维桥连和布利冈构造诱导裂纹偏转的协同增韧。
2022年04月07日 科学网 | 非连续布利冈结构纳米复合材料 热度 473
中国电科38所与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亚通焊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出一款满足低温钎焊智能组装需求的低残留物助焊剂YT-BW2,填补了国内高端微电子封装用助焊剂“绿色智能制造”的空白。该助焊剂焊后残留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其钎焊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22年04月06日 科技日报 | 新型助焊剂 热度 441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在人体肺部深处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类型,拥有再生特性,能使对肺泡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的其他细胞再生,有望在治疗人类肺部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2年04月06日 科技日报 | 呼吸气道分泌细胞(RASC) 再生特性 热度 473
港中大研发的磁性粘液机器人:可以变成任何形状,神似“毒液”。可以作为微创手术、显微操作和靶向药物输送的一种解决方案。
2022年04月06日 腾讯科技网 | 磁性粘液机器人 变形 “毒液” 热度 1003
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中南医院医学研究院、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教授张金方课题组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论文题为《抑制去泛素化酶USP8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效果》。该研究揭示抑制去泛素化酶USP8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TME),使“冷肿瘤”变成“热肿瘤”,从而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分子机制。
2022年04月06日 科学网 | 肿瘤免疫微环境 热度 449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教授关柏鸥团队和药学院教授张冬梅团队合作在肿瘤诊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肿瘤在体原位快速诊断与治疗一体化技术。
2022年04月06日 科学网 | 荧光探针 光热效应 热度 484
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三名本科生牛培元、冯读祥、王泽宇设计并制备出一种递氧纳米乳,可以利用抗菌光动力疗法改善并提高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灭活效率。
2022年04月02日 科学网 | 递氧纳米乳 热度 472
3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武建飞研究员的带领下,近期在高电压电解液体系开发应用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杂志》。
2022年04月02日 科技日报 | 高电压电解液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体系 热度 46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团队在微型机器人研究中取得进展,针对相同磁场下多个磁驱动软体微型机器人接收相同磁场而难以独立控制的问题,团队提出一种完全解耦的多磁驱动软体微型机器人独立控制策略,首次实现4个磁性软体微型机器人的独立位置控制和3个磁性软体微型机器人的独立路径跟随控制。
2022年04月02日 腾讯科技网 | 磁性软体微型机器人 独立位置控制 热度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