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可穿戴“抻面”显示器问世

英国《自然》杂志23日发表的一篇电子学论文,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团队报道了一种极其富有弹性的可穿戴显示器,具有很好的明亮度和机械稳定性。该设计将成为实现高性能可拉伸显示器和电子皮肤的重要进展。

2022年03月24日 科技日报   |   可拉伸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热度 766

迄今最小磁悬浮人工心脏移植成功,地道“中国心”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外宣布,以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教授为首的多学科专家团队,成功为一名58岁的患者植入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中国心”。至此,该院共完成12例人工心植入术。

2022年03月23日 科学网   |   超小型磁悬浮人工心脏 热度 799

深海微生物抗癌分子机制发现

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被称为salinosporamide A(又名马里佐米)的海洋微生物是如何制造出有效抗癌分子的,他们首次了解了激活该分子的酶驱动过程。

2022年03月23日 科学网   |   海洋微生物 抗癌分子 热度 769

磁性机器人可进入最小支气管采样

根据21日发表在《软体机器人》杂志上的论文,英国利兹大学“风暴”实验室团队开发了一种“磁性触手机器人”,直径只有2毫米,大约是圆珠笔笔尖的两倍,可由患者体外的磁铁引导进入肺部狭窄的管道。研究证明,这种机器人可以到达肺部最小的支气管处,可采集组织样本或提供癌症治疗。

2022年03月23日 科技日报   |   磁性机器人 直径2毫米 热度 753

科学家诱导出人类全能干细胞

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这是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是继科学家成功诱导出人类多能干细胞后,再生医学领域的又一颠覆性突破。

2022年03月22日 科学网   |   人类全能干细胞 热度 470

研究发现聚光太阳能+热储能可代替电池储能

根据一项使用理想化电网模型的新研究,对于100%可再生能源电网中的短期存储,聚光太阳能发电厂的热能存储可以与电池储存竞争。电-气-电技术可以最好地满足季节性存储需求。

2022年03月22日 OFweek 锂电网    |   聚光太阳能+热储能 电池储能 热度 509

“芯片上的蠕虫”可无创诊断肺癌

近日在美国化学学会春季会议上,韩国明知大学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使用蠕虫检测肺癌细胞的装置。这种“芯片上的蠕虫”有朝一日可帮助医生在早期无创诊断癌症。

2022年03月22日 科技日报   |   肺癌诊断 芯片蠕虫 热度 449

面包小麦长序列基因组测序有助于抗病基因的克隆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Simon G. Krattinger和南非Stellenbosch大学Renée Prins共同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面包小麦基因组长序列测序有助于抗病基因的克隆。

2022年03月21日 科学网   |   抗病基因 克隆 热度 483

科学家研发新型全氯液流电池

中美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全氯无膜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据称在10mA/c㎡时,其往返能量效率为91%,能量密度为125.7Wh/L。该装置基于氯化钠(NaCl)制成的水电解质,使用氯(Cl2/Cl-)氧化偶联作为正电极的活性材料。

2022年03月21日 OFweek 锂电网    |   新型全氯液流电池 热度 490

东京大学打造新型拉曼光谱技术,可同时测量两种类型的振动信号

东京大学的研发人员成功打造出了一种称为“双探测脉冲振动光谱”(DIVS)的拉曼光谱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同时测量两种类型的振动信号。

2022年03月21日 OFweek 光学网   |   拉曼光谱技术 两种类型 振动信号 热度 535

RNA分子进化的首个经验证据出现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首次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创造出一种可复制、具有多样化和发展复杂性的RNA分子。这提供了第一个经验证据,证明简单的生物分子可导致复杂且逼真系统的出现。

2022年03月21日 科技日报   |   RNA分子进化 经验证据 热度 470

国外团队利用泵浦激光器,打造聚焦超高能量的等离子体透镜

来自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制造一个透镜,用于接收兆瓦级功率的激光束。

2022年03月18日 OFweek激光网   |   泵浦激光器 超高能量 等离子体透镜 热度 1377

微型无电池传感装置可随风飘浮

受蒲公英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启发,美国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微型传感器便携装置,当它向地面翻滚时可被风吹走。一旦落地,该装置至少可容纳4个传感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为其负载电子设备供电,并且可共享最远60米外的传感器数据。研究成果发表在16日《自然》杂志上。

2022年03月18日 科技日报   |   微型无电池传感装置 热度 1142

新方法有效揭示多种免疫疾病的遗传关联

英国惠康基金会Nicole Soranzo课题组取得一项新突破。他们的研究利用调节表型相关遗传确定了12种免疫介导疾病因果变异的精细定位。

2022年03月17日 科学网   |   免疫介导疾病 热度 1268

中国学者发现全人源纳米抗体 或实现雾化给药抗新冠病毒

中国学者发现并筛选到抗新冠病毒的全人源纳米抗体,该抗体可同时靶向病毒上两个不同的“极隐蔽”部位,并高效中和包括奥密克戎病毒在内的各种流行变异株。

2022年03月17日 科学网   |   全人源纳米抗体 热度 884

韩国开发出可拉伸 Micro LED技术

韩国KIMM 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开发出3 英寸 Micro LED 元显示器,即使将显示器拉向给定方向,也不会扭曲显示的图像。该研究是利用超材料(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实现的。这种超材料具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独特机械特性。

2022年03月16日 OFweek 新材料网   |   可拉伸 Micro LED技术 热度 886

我国科研团队排出了二维异核单原子阵列

我国科研团队在实验中排出了二维异核单原子阵列。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近日以编辑推荐论文和物理特色论文形式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2022年03月16日 科学网   |   二维异核单原子阵列 热度 829

“马约拉纳零模”现象证据发现

据微软创新故事网站14日最新消息,微软Azure量子系统朝着创建拓扑量子位迈出了关键一步,其研究人员发现了被称为“马约拉纳零模”现象的证据,构建了可扩展的拓扑量子比特,这是其建造通用量子计算机计划的关键,或将为拓扑量子计算铺平道路。

2022年03月16日 科技日报   |   “马约拉纳零模”现象 可扩展量子计算 热度 827

新方法可增强仿生陶瓷韧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课题组茅瓅波副研究员等从生物矿物的残余应力增强机制中获得启发,提出一种新的仿生增韧方法,可显著提升仿珍珠母结构陶瓷的韧性,韧性放大系数优于最先进的仿生陶瓷。发表于《先进材料》上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对于先进陶瓷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2年03月15日 科技日报   |   仿珍珠母结构陶瓷 韧性 热度 561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质子可遏制肿瘤

英国《自然·物理》杂志14日发表的一项试验性癌症研究,报道了一种稳定、紧凑型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产生的质子对小鼠肿瘤的照射结果。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技术或能用于以改善癌症放疗为目标的相关研究。

2022年03月15日 科技日报北   |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质子 放射治疗 肿瘤 热度 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