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AI为全球节能减排注入智慧动能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运行人工智能(AI)的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1.5%,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一倍以上。能源需求的上升,可能意味着更多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进而加剧温室气体排放,推高全球气温,导致海平面上升与极端天气频发。

2025年11月05日 科技日报   |    AI为全球节能减排 热度 40

全球首款类脑智算体“智者一号”发布

近日,“智者一号”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布。这是全球首款类脑智算体,通过适配原创性的直觉神经网络类脑算法,成功将超算能力浓缩至迷你冰箱大小的设备中,在实现超算能力高度集成化的同时,也为传统超算中心与智能算力集群的能效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2025年10月27日 凤凰网   |    全球首款 类脑智算体 “智者一号” 热度 138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提出——十大新兴技术可为地球“疗伤”

今年9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行星健康检查》报告指出:地球维持生命的九大核心系统中,已有七项陷入严重危机。该机构主任约翰·罗克斯特伦强调,气候、生物圈、氮磷循环受损最为严重,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也紧随其后。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世界经济论坛网站于近日提出十项旨在为地球“疗伤”的新兴技术。这些技术为修复地球生态提供了全新可能。

2025年10月24日 科技日报   |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 十大新兴技术 热度 234

全国首个司法行政综合垂直大模型问世

全国首个司法行政综合垂直大模型“鲲鹏矩阵”日前在广东省湛江市正式发布。“鲲鹏矩阵”大模型由湛江市司法局打造,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构建了从底层算力支撑、数据资源整合到大模型能力建设、上层智能应用集成的全链条智能化工作体系。相比通用大模型,“鲲鹏矩阵”更贴合司法行政工作的专业特性,有效解决了以往人工智能应用泛而不精的问题。

2025年10月20日 科技日报   |    全国首个 司法行政 综合 垂直大模型 热度 277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正式发布

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13日在上海开幕,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

2025年10月14日 科技日报   |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热度 289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需要精准调控,否则便可能攻击我们自身的器官。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玛丽·布伦科、索诺玛生物治疗公司的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以及日本大阪大学的坂口志文,因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方面的突破性发现,共同荣获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避免攻击自身组织,守护人体健康的深层奥秘。

2025年10月09日 科技日报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免疫系统 热度 250

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发布

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亮相第28届中国国际复材展。该产品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至此,中国石化已拥有24K、48K、60K等不同丝束规格近20种型号的碳纤维产品生产能力,形成了“通用型+高性能”“大丝束+小丝束”产品全谱系,助力我国碳纤维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09月19日 科技日报   |    自主研发 60K 大丝束 碳纤维 热度 404

首张完整动物大脑活动图谱发布

通过一项大规模全球合作,国际脑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布了首张完整的动物大脑活动图谱,其涵盖了小鼠在决策过程中全脑神经活动的精细动态。这项研究标志着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次重大突破,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覆盖了279个脑区,占全脑体积的95%以上,记录神经元总数超过50万个。这张全脑活动图开启了理解大脑整体功能的新纪元。

2025年09月09日 科技日报   |    首张 完整 动物大脑 活动图谱 热度 433

科技赋能保障精彩受阅

装甲轰鸣、战机呼啸。9月3日上午,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受阅部队如群山列阵,以雷霆之势通过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爆发出阵阵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阅官兵用科技手段保障训练,确保受阅过程高效、高质。

2025年09月05日 科技日报   |    阅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热度 422

我国首个法律垂直大模型发布

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小包公杯”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暨小包公法律大模型与新书联合发布会上,我国首个法律领域垂直大模型——“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发布。

2025年08月25日 科技日报   |    首个法律 垂直 大模型 热度 560

智能机器人的八大应用场景

与人工智能(AI)强强联手的智能机器人,正以惊人的方式拓展人类能力的边界:它们既能胜任高危复杂的特殊任务,又能深入人类难以触及的极限环境。从养老院的温馨互动到考古现场的精细作业,从灾区的紧急救援到下水道的艰难排查……这些钢铁身影正在重塑人类的工作方式。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在近日的报道中,生动展现了机器人助力人类的八大精彩场景。

2025年08月13日 科技日报   |    智能机器人 应用场景 热度 527

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两项国际标准发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导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近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截至目前,由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ISO国际标准已发布30项,发布和在研标准总数累计达38项。

2025年08月12日 科技日报   |    航天领域 两项 国际标准 热度 520

国产机器人不断向实用“进化”

协作机器人成艾灸“行家里手”,迅速完成穴位定位;智能管道爬行打磨机器人钻入直径仅1米的管道,作业不用再担心有毒气体……在日前举行的2025 SIA上海国际智能工厂展上,各类机器人大显神通。 在以“数智赋能·智造未来”为主题的本届展会上,1000多家企业携各式协作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亮相,共同探索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生产场景中的智能化应用,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

2025年08月11日 科技日报   |    2025 SIA上海国际智能工厂展 国产机器人 热度 500

空间RNA医学让治疗“按图索骥”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因魔剪”(CRISPR)新技术,可将RNA运输到神经元内特定位置,在那里它可以“重整旗鼓”,修复甚至再生细胞的部分区域。这项工作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支持,为被称为空间RNA医学的新型疗法奠定了基础。

2025年07月24日 科技日报   |    空间RNA医学 热度 1145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发布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近期正式发布。这也是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领域首项国际标准。

2025年07月18日 科技日报   |    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材料 国际标准 热度 1129

AI应用成熟度模型发布

7月9日,飞书发布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将AI应用分为4个等级:M1概念验证,只做内部演示,不对外发布;M2早期试用,给愿意尝鲜的用户用;M3成熟应用,可以大规模使用;M4完全成熟,在适合的任何场景都可使用。同时,飞书还发布了“知识问答”“AI会议”“飞书妙搭”等多款AI新产品。

2025年07月14日 科技日报   |    AI应用 成熟度模型 热度 1134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

 据世界经济论坛网站6月24日报道,在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这十大技术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取得实效,助力人类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

2025年06月27日 科技日报   |    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 热度 1261

AI正在变革现代医疗方式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全球仍有45亿人难以获得基础医疗服务,AI技术其实可以成为缩小这一医疗鸿沟的关键力量。这份报告特别强调,医疗AI化绝非简单引入智能工具,而是要对传统医疗模式进行革命性重构。当前,医疗AI市场正以破竹之势生长,其规模今年预计突破27亿美元,到2034年更将攀升至170亿美元。在这场变革中,AI正在四大核心领域重塑着现代医疗的格局。

2025年06月11日 科技日报   |    AI 现代医疗方式 热度 1233

科研范式变革能否纾创新之困

科学政策研究者怀揣着一个忧虑,那就是重大科学突破是否正变得愈发难以实现?英国《自然》杂志在5月24日的报道中指出,学界对“颠覆性创新”的界定与评估标准仍存分歧,科学发现难度递增的趋势或已显现。因为在创新之路上,科学家正面临多重桎梏:繁琐的行政事务、庞杂的知识体系,以及有限且易消耗的注意力。这些因素交织,将对创新思维产生影响。

2025年05月28日 科技日报   |    颠覆性创新 热度 1357

微塑料“入侵”:真相、争议与行动

“微塑料入侵人体”的新闻频繁登上热搜,公众的焦虑似乎与日俱增:我们是否正在被塑料无声地吞噬?塑料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可几十年后,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又让其成为全球公敌。联合国多次就全球的塑料污染问题做出决议,但时至今日,治理白色污染依然是人类面临的一道共同难题。遗憾的是,在塑料污染治理领域,旧题未解,又增新题。

2025年05月16日 科技日报   |    微塑料 热度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