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国家数据局印发的《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正式公布。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
2024年11月25日 科技日报 | 可信数据空间 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 热度 1187
近日,美国博思艾伦咨询公司高级副总裁布赖恩·麦卡锡在《国防》月刊网站上发表了题为《2024年十大新兴国防技术》的文章,深入探讨了国防与情报领域当前及未来一至三年内至关重要的技术。
2024年11月19日 科技日报 | 新兴国防技术 热度 554
11日,位于北京亦庄的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发布了天工开源计划,旨在加速具身智能落地转化。
2024年11月12日 科技日报 | 天工开源计划 热度 643
数字人正加速“跑”进日常生活。中国互联网协会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数字人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数字人产业发展全面加速,预计2025年我国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超400亿元,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将超6000亿元。目前我国与数字人相关的企业超114万家。今年1—5月,新增注册数字人相关企业17.4万余家。数字人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文娱、传媒、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正逐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上表示,我国将建立健全数字人标准体系,加快应用推广。
2024年11月11日 科技日报 | AI数字人 热度 536
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 44831-2024)正式发布。
2024年11月04日 科技日报 | 《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 热度 738
在29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上,由我国专家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干细胞数据国际标准IS0 8472-1:2024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将推动我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为全球干细胞研究和应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4年10月30日 新浪网 | 全球首个 干细胞数据 国际标准 热度 646
19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成套装置日前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台百万千瓦以上核电机组用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
2024年10月29日 科技日报 | 国产 大型核电机组 大容量 发电机 断路器 热度 409
西班牙《国家报》指出,当AI神经网络运行时,即便是最资深的研究人员也对其内部运作一无所知。这里讨论的无关生物学,而是AI算法,特别是那些基于深度学习、模仿神经元之间连接的算法。这些系统宛如黑匣子,数据科学家、学术界顶尖人才,以及荣获诺贝尔奖的OpenAI和谷歌的工程师们,也难以窥探其内部奥秘。
2024年10月29日 科技日报 | AI“黑匣子” 热度 498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发布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Emu3。据悉,该模型实现了视频、图像、文本三种模态的统一理解与生成。Emu3成功验证了基于下一个token(词元)预测的多模态技术范式,释放出大规模训练和推理的潜力。
2024年10月22日 科技日报 | 原生 多模态 世界模型Emu3 热度 489
2025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美国《福布斯》网站在近日报道中预测了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技术趋势。文章强调,这些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同时也会颠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2024年10月21日 科技日报 | 2025年 技术趋势 热度 545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归属。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戴维·贝克因在蛋白质设计方面的贡献,荣获该奖项一半的奖金;另一半奖金则由谷歌“深度思维”公司创始人、英国科学家德米斯·哈萨比斯和该公司美国科学家约翰·江珀共享,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成就。
2024年10月10日 科技日报 |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 热度 786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2024年10月08日 科技日报 |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热度 558
重庆首个网络安全知识库大模型“两江智网星CyberStar”近日在重庆两江新区发布。该大模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学习分析,构建全面、精准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
2024年09月30日 科技日报 | 重庆首个 网络安全 知识库大模型 热度 612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突然间就觉得自己老了。实际上,这种感受并非错觉,或许正是身体内部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医学数据与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自然·衰老》杂志最新报道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揭示了衰老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相反,人类在青春期后还会经历两次显著的“断崖式”衰老。不过,清晰的认识将能帮助人们更好应对。
2024年09月26日 科技日报 | 人体 衰老 热度 888
美国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布莱根妇女医院联合团队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类似ChatGPT的AI模型,能对多达19种癌症作出精确诊断。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对这种全新一代AI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目前大多数AI诊断方法相比,新的AI“癌症专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24年09月19日 科技日报 | AI“癌症专家” 热度 435
科研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吗?一个研究机器学习的国际团队正在勇闯“无人区”。据《自然》网站近日报道,日本Sakana AI公司和加拿大、英国科学家携手,创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AI)科学家”。从阅读文献到提出新假设,再到尝试各种解决方案并撰写论文,整个研究周期,“AI科学家”能一气呵成。
2024年09月12日 科技日报 | “AI科学家” 科研自动化 热度 637
13日1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遥九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四号01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星是世界首颗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的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天基灾害监测体系,对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9月10日 科技日报 | 成功发射 陆地探测 四号01星 热度 514
我国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Blockchain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日前正式发布,并被命名为“菩提”。
2024年09月02日 科技日报 | 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 热度 607
8月底,微软和英伟达相继发布小型语言模型,引发业界热议。两家公司均称,新发布的小模型能在算力资源消耗和功能表现之间取得平衡,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媲美大模型。不仅如此,苹果、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等也发布了参数规模更小、性能更强的小型语言模型。
2024年09月02日 科技日报 | 大模型 小模型 热度 1214
西班牙《国家报》8月25日刊文称,全球电池领域正酝酿一场新革命,先进的储能系统将成为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2024年08月29日 科技日报 | 电池革命 储能系统 热度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