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新型原子钟创下最高精度纪录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团队14日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一项重要成果:他们通过将铝离子捕获于离子阱中改进了原子钟,使其精度创下小数点后19位的惊人纪录。这项突破有望推动国际单位制中“秒”的重新定义,并促进量子技术的发展。

2025年07月16日 科技日报   |   新型原子钟 热度 17

微芯片可揭示个体抗体与病毒的“战争”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项创新的微芯片技术,只需微量血液样本即可揭示个体抗体与病毒间的“战争”。这项突破性进展为疫苗研发和抗体发现提供了更快速、更清晰的数据支持。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5年07月15日 科技日报    |   微芯片技术 热度 21

“壁虎机器人”守护核电主动脉

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全球首台四足传热管检测机器人。它采用独特的四足锚爪结构,具备变姿态快速爬行能力,实现了四足爬行与检测功能同步完成,能够有效提升传热管检测效率。

2025年07月15日 科技日报   |   “壁虎机器人” 核电主动脉 热度 23

反铁磁材料电信号实现可读可控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报告称,他们利用二维反铁磁材料与隧道结结构,首次在微米尺度下实现了对反铁磁自旋共振的电信号探测和可控调节。

2025年07月15日 科技日报   |   反铁磁材料 热度 22

体细胞技术培育出全球首例克隆犏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获悉,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犏牛在西藏诞生,标志着我国攻克了高海拔克隆技术难题,高原种业振兴迈出关键步伐,为青藏高原畜牧业的提质增效和濒危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025年07月14日 科技日报   |   体细胞技术 全球首例 克隆犏牛 热度 22

“生物人工智能”系统创建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ROTEUS的“生物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通过模仿自然进化过程,能在几周内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分子,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带来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期刊上,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与AI融合的前景,更可能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关键工具。

2025年07月14日 科技日报   |   生物人工智能(AI)系统 热度 31

幽门螺旋杆菌将致超千万例胃癌

《自然·医学》7月7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2008—2017年全球出生的人口中,预计有1580万人可能在一生中某个时候患上胃癌,其中76%的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

2025年07月09日 科技日报   |   幽门螺旋杆菌 热度 58

新活检方法用RNA识别早期癌症

美国芝加哥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更为灵敏的液体活检技术,该方法利用RNA而不是传统的DNA来检测癌症。这一创新方法在使用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测试时,识别出早期结直肠癌的准确率达到95%,显著优于现有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

2025年07月09日 科技日报   |   新活检方法 RNA 早期癌症 热度 63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此前曾发现,我们的身体不止有一个年龄,而是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生物年龄”。这项指标,或许比生日更能预测我们的健康,甚至寿命。而凭借这种办法,只需一滴血,就能判断你身体里的器官是否正在提前变老。

2025年07月09日 科技日报   |   生物年龄 器官 热度 93

量子计算与传统超算联袂模拟分子行为

美国IBM公司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携手,让量子计算机与超级计算机联合,成功模拟了多种分子的量子行为。

2025年07月08日 科技日报   |   量子行为 热度 49

研究证实人脑神经元可终身生成

一项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人类大脑中掌管记忆的区域——海马体,在成年乃至老年阶段仍可持续生成新的神经元。这项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主导,解答了一个长期争议的核心问题,即成年人大脑是否仍具有可塑性。

2025年07月08日 科技日报   |   人脑神经元 终身生成 热度 61

全自动机器人高速检测材料关键特性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开发出一种全自动机器人系统,可大幅加快对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分析和测试速度。这项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的技术突破,将极大提升当前对高效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的研发进程,还将为下一代高效、环保电子器件的诞生铺平道路。

2025年07月08日 科技日报   |   全自动机器人系统 材料检测 热度 63

新方法成功模拟特定容错量子计算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能够模拟特定类型的容错量子计算,攻克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一项技术难题。

2025年07月07日 科技日报   |   容错量子计算 热度 60

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一种混合量子系统,能帮多种技术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其应用前景广阔,从探测宇宙中的引力波、监测环境,到生物医学诊断和成像。该突破性成果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迈入新阶段,为医疗、天文、信息等多领域的技术革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年07月07日 科技日报   |   混合量子系统 超精密 传感 热度 70

“正”“反”技术同台PK

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是低空经济腾飞的“助推器”。随着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突破,高性能、高载荷、长续航、低成本、低噪声的无人机已成为低空通用航空器主流。特别是近年来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让无人机更“聪明”。

2025年07月07日 科技日报   |   第六届中国国际无人机及无人系统博览会 热度 59

“白血病芯片”精准测试CAR-T疗法效果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与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联合开发出一种微型实验室设备——“白血病芯片”,距离人们实现白血病及其他癌症的精准治疗又近了一步。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标志着个性化免疫治疗研究迈入新阶段。

2025年07月04日 科技日报   |   “白血病芯片” 精准测试 CAR-T疗法 热度 81

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完成首飞

由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配装试验平台,在内蒙古圆满完成首次飞行验证。该发动机采用多学科拓扑优化增材制造技术,成功实现了航空发动机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的革命性融合创新,填补了国内该技术方向整机工程应用的空白。

2025年07月03日 科技日报   |   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 热度 87

免疫细胞攻击移植猪肾“作战图”绘成

来自法国巴黎移植与器官再生研究所和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移植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运用前沿空间分子成像技术,绘制出迄今最详细人类免疫细胞应对移植猪肾组织的“分子作战图谱”。不仅揭示了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关键标志物,更指明了潜在的干预时机,标志着人类在攻克异种移植免疫排斥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2025年07月03日 科技日报   |   免疫细胞 移植猪肾 “作战图” 热度 80

一次脑部扫描就能估算衰老速度

美国杜克大学、哈佛大学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发表论文,公布了一项基于脑部扫描图像的新工具,其不仅能在中年阶段判断一个人是否“加速衰老”,还能预测他未来罹患痴呆、心血管疾病、肺病甚至早逝的风险,有望成为健康风险预警和干预的新手段。

2025年07月03日 科技日报   |   脑部扫描图像工具 热度 82

维生素C能促进皮肤再生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C(VC)可通过激活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使皮肤变厚。

2025年07月02日 科技日报   |   维生素C 热度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