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贾秀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年09月02日 科学网 | 微液滴化学研究 热度 122
英国卡迪夫大学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对蝴蝶星云(NGC 6302)进行观测,揭示了其核心区域复杂的宇宙尘埃结构。相关论文8月26日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为研究地球及其他岩质行星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09月02日 科技日报 | 韦布望远镜 蝴蝶星云 尘埃结构 热度 140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获悉,全域一体化数算网调度平台等3项科技成果发布。
2025年09月02日 科技日报 |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 全域一体化数算网调度平台 热度 114
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其所谓“最先进的语音到语音模型”GPT-realtime,以及配套的Realtime API(实时应用程序接口)。模型在理解复杂指令、精准调用工具以及生成自然、富有表现力的语音方面表现突出,并在客户服务、教育、个人助理等多种场景中具备广泛应用潜力。
2025年09月01日 科技日报 | OpenAI 语音模型 GPT-realtime 热度 178
科技日报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mRNA疫苗平台,旨在显著增强免疫反应、提升mRNA疫苗的有效性,并拓展其在多种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表明,这种疫苗平台技术可使未来的mRNA疫苗更加可靠和有效。
2025年09月01日 科技日报 | 新型mRNA疫苗平台 热度 169
利用先进的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我国学者研发出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
2025年08月29日 科技日报 | 高速无线通信芯片 热度 12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师团队成功将量子网络技术从实验室带进实际应用世界。他们首次使用当今互联网的通信协议(IP),在商业光纤网络上传输量子信号,让量子通信“说”出当代互联网的“语言”。这项发表于最新《科学》杂志的研究表明,量子信号可以和日常网络流量共享同一基础设施,向构建未来的量子互联网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5年08月29日 科技日报 | 量子信号 互联网协议传输 热度 116
记者27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实验验证数据集,并基于此开发出人工智能(AI)大模型AlphaCD。该模型不仅能高效预测超过2万余种胞嘧啶脱氨酶的酶活特征,还能设计出新型高性能碱基编辑工具。
2025年08月28日 科技日报 | 设计 基因编辑工具 AI大模型 热度 106
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一种STAG3-黏连蛋白能像“DNA组织者”一样,帮助精原干细胞(产生精子的干细胞)建立独特的基因结构。如果缺少这种蛋白,小鼠将无法正常产生精子,从而出现不育。研究还发现,这一蛋白在人体部分免疫细胞和血液癌症中高度活跃,阻断它能减缓癌细胞生长。这一发现为治疗不孕症和某些癌症带来了新的可能。
2025年08月27日 科技日报 | 一种蛋白 不孕症 癌症 热度 101
由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基因组多维解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多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全球领先的细胞组学技术Stereo-cell。
2025年08月26日 科技日报 | 细胞组学技术Stereo-cell 热度 118
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化合物,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伤口不愈合和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这种新化合物与葡萄糖的羰基发生反应,并与加速蛋白交联的铁、铜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来阻断糖化过程,可用于研发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某些类型恶性肿瘤的药物。
2025年08月26日 科技日报 | 糖尿病 并发症 化合物 热度 125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发现,大脑衰老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FTL1的关键蛋白。实验显示,过量FTL1蛋白会导致小鼠记忆力衰退、大脑神经连接减弱以及细胞反应迟钝。一旦阻断这种蛋白,老年小鼠就能恢复年轻时期的大脑功能与敏锐记忆力。这一突破性发现表明,FTL1很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一个“主开关”。
2025年08月25日 科技日报 | 关键蛋白 调控 大脑衰老 “主开关” 热度 118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纳米研究所团队采用量子计算纠错编码——戈特斯曼-基塔耶夫-普雷斯基尔码(GKP),首次展示了GKP量子比特的通用逻辑门集,大幅减少了运算所需的物理量子比特数量,为量子硬件高效处理信息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
2025年08月25日 科技日报 | GKP量子比特 热度 154
近日,安徽大学教授朱满洲、康熙、朱凌云以及重庆大学教授唐青展开合作,发展了团簇晶体工程,构建了系列团簇二维晶态材料用作新型锂离子固态电池电解质,点亮了安徽大学灯牌。
2025年08月22日 科学网 | 新型锂离子固态电池电解质 热度 117
记者8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新一代自旋电子器件研究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研究人员利用“非传统标度律”,将器件内部阻碍电子运动的“绊脚石”,转变成提升性能的“加油站”,为破解自旋电子器件面临的核心瓶颈提供了全新思路。
2025年08月22日 科技日报 | 自旋 电子器件 节能机制 热度 109
记者8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周峰、麻拴红团队,受自然界蚯蚓持续润滑机制启发,开发出一种超润滑聚合物凝胶材料。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2025年08月22日 科技日报 | 聚合物水润滑材料 高承载 长寿命 热度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