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科学家提出设计形状记忆水凝胶的通用策略

最近,来自葡萄牙阿威罗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通用且简单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非热响应水凝胶转化为具有形状记忆能力的热响应水凝胶系统。

2022年03月15日 科学网   |   热响应水凝胶系统 形状记 热度 579

逆生长!小鼠“逆龄疗法”登Nature子刊,有望用于人类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运用细胞再生疗法,将「山中因子」注入小鼠,通过多组实验证明:仅数个月,小鼠年轻多了,毫无衰老痕迹,且无任何负面影响。这种开创革命性新疗法,为「人类抗老」敞开大门!一种新的「逆龄疗法」在小鼠身上显示出希望的曙光!

2022年03月14日 腾讯科技网   |   逆生长 “逆龄疗法” 热度 1382

科学家实现人类细胞结构的内源性标记

2022年3月1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来自陈·扎克伯格研究中心的Manuel D. Leonetti研究团队实现人类细胞结构的内源性标记。

2022年03月14日 科学网   |   人类细胞结构 内源性标记 热度 995

迈向个性化精准医疗的一大飞跃 特种酶复制DNA新细节揭示

美国研究人员3月11日在《科学进展》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Taq酶的新细节,这种酶由于其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中的应用而闻名。

2022年03月14日 科学网   |   聚合酶链式反应 Taq酶 热度 522

新研究助力下一代机器人可变形

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以给软体机器人覆盖一些材料,使它们能以更有目的性的方式移动和运转。由英国巴斯大学主导的这项研究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

2022年03月14日 科学网   |   软体机器人 活性物质 热度 793

AI神经网络可复原古希腊文本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训练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可以复原古代希腊文本,准确性可达到72%。利用这一最新成果,能帮助历史学家更快、更准确地复原和判断新发现或未明铭文的归属,增进人们对古代历史的理解。

2022年03月14日 科技日报   |   人工智能(AI) 复原 古代文本 热度 852

我国科学家找到线粒体活性氧调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单卫星教授课题组发现并揭示出参与线粒体RNA加工的PPR蛋白RTP7及其调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系统证明了线粒体活性氧(mROS)参与调控植物对多种不同类型病原菌的广谱抗性。

2022年03月11日 科学网   |   线粒体RNA 广谱抗性 热度 801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商用磁浮3.0列车完成相关试验

记者10日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研制的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商用磁浮3.0列车在同济大学高速磁浮试验线上完成了相关动态试验和系统联调联试。

2022年03月11日 新华网   |   商用磁浮3.0列车 高速磁浮试验 热度 820

低相关色温人工照明光源可减慢青少年猕猴眼轴发育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胡新天课题组联合研究发现:低相关色温的人工照明光源可以减慢青少年猕猴的眼轴发育。该成果有可能为预防青少年近视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2022年03月10日 中国新闻网   |   青少年近视 预防 热度 807

利用神经元检测认知边界重构人情景记忆

国雪松西奈医疗中心Ueli Rutishauser和哈佛医学院Gabriel Kreiman研究组合作取得一项新成果。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利用神经元检测认知边界重构了人类情景记忆。

2022年03月10日 科学网   |   神经元 认知边界 人类情景记忆 热度 656

戴上动一动就能发电的手环:由废弃纸巾和塑料杯制成

英国萨里大学 University of Surrey 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新的能量获取装置,可穿戴设备将很快完全由再生废料制成,且支持人体运动供电。

2022年03月10日 腾讯科技网   |   发电手环 废弃纸巾和塑料杯 热度 887

实时在线剂量监测,质子治疗未来更“准”

武汉大学教授彭浩团队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通过双能CT图像全自动提取人体组织中碳氧元素质量分数,实现基于质子诱导产生的正电子信号的实时在线剂量监测。

2022年03月09日 科学网   |   在线剂量监测 质子治疗 热度 866

锂硫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比锂离子电池更耐用!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新一代锂硫电池,提供了一种更便宜、更清洁、充电更快的储能解决方案,比锂离子电池更耐用,并且充电数百次也不会失效。

2022年03月09日 OFweek 锂电网   |   锂硫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 热度 884

新冠会使大脑萎缩,让人提前衰老10岁?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新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不仅可能导致患者大脑灰质数量下降和脑组织损伤,还可能削弱其大脑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估计,新冠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相当于提前衰老了1岁至10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可能会对此进行“自我修复”,但目前尚不清楚此类损害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愈合。

2022年03月09日 科技日报   |   新冠 大脑萎缩 热度 956

科学家开发出不依赖DNA供体的高效靶向插入大片段DNA的新方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Hao Yin课题组近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了不依赖DNA供体的高效靶向插入大片段DNA的新方法。相关论文于2022年2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2022年03月08日 科学网   |   DNA供体 GRAND 编辑法 热度 867

机器学习实现灵敏病毒诊断的设计

美国哈佛大学Pardis C. Sabeti、Hayden C. Metsky等研究人员合作利用机器学习实现灵敏病毒诊断的设计。这一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3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

2022年03月07日 科学网   |   机器学习 灵敏病毒诊断 热度 854

量子计算重大突破:科学家实现512个量子位的中性原子体系

近日,科学家在中性原子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具有512个量子位的双元素原子混合阵列。

2022年03月07日 科学网   |   量子位 中性原子体系 热度 811

科学家编码新型基因组组装算法

美国加州大学Pavel A. Pevzne、Anton Bankevich研究组的研究发现多重de Bruijn图可利用长、高保真读数据进行基因组组装。这一研究成果于2022年2月28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

2022年03月04日 科学网   |   基因组组装 热度 965

首个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转正”获批

3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上市注册申请。该疫苗是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

2022年03月04日 科技日报   |   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 热度 768

国际最新研发一种纳米机器人 能清除水中污染物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材料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研发的一种对温度敏感的磁控纳米机器人能清除水中污染物。

2022年03月03日 科学网   |   磁控纳米机器人 热度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