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我学者发现光驱动可编程胶体自组装新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彭晨晖教授团队,利用光驱动偶氮苯分子的协同效应诱导液晶分子的集体运动及重新排列,同时引发向列相中向错线的时空演变,从而实现了胶体颗粒的集体传递和可重构自组装。

2023年04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   光驱动 可编程胶体 自组装 热度 431

废旧沥青“变”电池负极材料

长沙理工大学日前完成了一项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学校储能研究所贾传坤教授团队与浙江八咏新型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团队自主研发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油石高效分离、沥青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设备和材料,签署1400万元专利许可使用合作,共推技术产业化落地。

2023年04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   废旧沥青 电池负极材料 热度 422

米粒状植入装置或能驯服“癌王”

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比米粒还小的装置,可将免疫治疗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来“驯服”最具侵袭性和最难治疗的癌症——胰腺癌。发表于《先进科学》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使用他们发明的植入式纳米流体装置,通过纳米流体药物洗脱种子(NDES)以持续低剂量向小鼠模型递送CD40单克隆抗体。

2023年04月18日 科技日报   |   植入式纳米流体装置 热度 372

迄今最小最快纳米激子晶体管问世

漫威的人气角色蚁人如何从他小小的身体中产生如此强大的能量?秘密在于他衣服上的晶体管可放大微弱信号进行处理。但以传统方式放大电信号的晶体管会损失热能并限制信号传输速度,从而降低性能。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研究型大学共同开发出一种纳米激子晶体管,其使用基于异质结构的半导体中的层内和层间激子,克服了现有晶体管的局限性。该研究最近发表在国际纳米研究领域权威期刊《ACS Nano》杂志上。

2023年04月18日 科技日报   |   纳米激子晶体管 热度 394

科学家为肺癌演化绘制“分子画像”

自然》和《自然·医学》杂志新发表了7篇论文,给出了肺癌如何演化的复合分析,相当于绘制出一幅肺癌演化的“分子画像”,其有助于解释为何有时治疗不再有效,或将为癌症诊疗带来革命性突破。

2023年04月17日 科技日报   |   肺癌 分子画像 热度 386

节能机械手学会如何不掉球

抓取不同大小、形状和纹理的物体对人类来说很容易,但对机器人来说却很有挑战性。英国剑桥大学团队设计了一种低成本、高能效的柔性3D打印机器人手,它凭手腕运动和“皮肤”感觉运作,不仅能抓住一系列物体,而且不会让它们掉落。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先进智能系统》杂志上。

2023年04月17日 科技日报   |   节能机械手学 柔性3D打印 热度 489

人体组织基因突变图谱绘成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研究人员创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健康人体组织合子(两个配子遗传物质融合在一起)后基因组突变图谱,此项科学进展可为诊断和治疗遗传病开辟新途径。

2023年04月14日 新浪财经   |   人体组织 基因突变图谱 热度 349

低压“人造肌肉”材料运行更安全

无论是扭动脚趾还是抬东西,身体的肌肉都会平稳地扩张和收缩。有些聚合物也可做同样的事情,就像人造肌肉一样,但需要危险的高电压刺激。据美国化学会《ACS应用材料和界面》杂志报道,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弹性薄膜,能对较低电压作出响应。这些材料代表着人们向造出可在医疗设备上安全运行的人造肌肉迈出了一大步。

2023年04月14日 科技日报   |   人造肌肉 热度 438

机械纳米手术或改善脑癌治疗

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和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联合开发了一种称为机械纳米手术的治疗肿瘤细胞的新方法,即使是对侵袭性、化疗耐药癌症也有效。

2023年04月14日 科技日报   |   机械纳米手术 肿瘤细胞 热度 425

新疗法利用患者血细胞对抗肿瘤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首次发现,可从患者的血液而非肿瘤中非侵入性地分离出能对付肿瘤的细胞,这一成果为利用ACT治疗疑难杂症打开了大门。

2023年04月13日 科技日报   |   过继性细胞疗法 热度 378

频率超百吉赫的机电谐振器问世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作频率超过100吉赫兹的机电谐振器,有望显著促进无线通信和机械量子系统的发展。

2023年04月13日 新浪财经   |   频率超百吉赫 机电谐振器 热度 385

石墨烯呈现创纪录高磁阻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报告了在环境条件下石墨烯中出现的创纪录的高磁阻。

2023年04月13日 科技日报   |   石墨烯 高磁阻 热度 350

超高密度三维动态全息投影实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龚雷课题组与国内外同行合作,提出一种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研究团队将光散射引入到三维全息投影技术中,克服了传统全息投影技术深度调控的两个瓶颈问题,实现了超高密度的三维动态全息投影。该技术通过将更多深度信息融入全息图中,可以更逼真地重构三维图像,用于虚拟现实和其他应用。

2023年04月12日 光明网   |   超高密度 三维动态 全息投影 热度 654

3D打印首次在线虫体内造电路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技术,利用激光在生物体内3D打印出导电电路,这项技术未来有望用于创建和维护人体植入物或脑机接口。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技术》杂志。

2023年04月12日 科技日报   |   3D打印 生物体内电路 热度 502

优化“基因魔剪”可极大减少突变

日本九州大学和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优化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可极大地减少突变,从而更有效地治疗遗传疾病。

2023年04月12日 科技日报   |   基因组编辑技术 热度 393

大脑发育图揭示五种疾病根源

美国科学家绘制出了发育中大脑迄今最详细的基因图谱,揭示了可能影响人们罹患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5种疾病风险的大脑网络,有助科学家开发针对这些遗传疾病的干预措施。

2023年04月11日 科学网   |   基因图谱 热度 731

新型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问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宋礼教授团队,基于插层型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同步辐射谱学表征,提出了插层剂诱导轨道占据的概念,开发出具有快速充电性能的铵根插层五氧化二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023年04月11日 光明网   |   新型 水系锌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热度 872

新“隐形”聚合物成药物输送载体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活性隐形”聚合物。初步数据表明,这种称为聚硫缩水甘油基甘油(PTGG)的合成物质在药物输送方面更安全、更有效。研究发表在最新的《美国化学会志》上。

2023年04月11日 科技日报   |   聚硫缩水甘油基甘油(PTGG) 热度 429

人工智能声呐眼镜可识别唇语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声呐眼镜,它通过声学感应和人工智能跟踪嘴唇和嘴巴的动作,可连续识别多达31条无声的命令,该系统可为那些暂时不方便说话或无法发声的人提供帮助。

2023年04月10日 科技日报   |   声呐眼镜 声学感应 热度 396

3D打印正向诸多领域延展

3D打印工艺是指由机器自主“打印”连续的一层层软性、液体或粉末状材料,这些材料会迅速硬化或融合,从而形成三维固态物体。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3D打印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科学家们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火箭、食品,甚至直接在人体内3D打印生物材料。

2023年04月10日 科技日报   |   3D打印 热度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