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芯片上“长”出原子级薄晶体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跨学科团队开发出一种低温生长工艺,可直接在硅芯片上有效且高效地“生长”二维(2D)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材料层,以实现更密集的集成。这项技术可能会让芯片密度更高、功能更强大。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2023年05月04日 科技日报   |   二维(2D)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材料层 硅芯片 热度 463

中国科研团队发布量子计算化学“计算器”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pyChemiQ的量子计算化学编程软件包,它像一个量子计算版本的化学“计算器”,可以帮助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量子计算的方式更快速地解决化学问题。

2023年04月28日 科学网   |   量子计算化学编程软件包 热度 495

科学家设计基因调控回路延缓衰老

人类的寿命与个体细胞老化有关。3年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破译了衰老过程背后的基本机制。在确定了细胞衰老过程中遵循的两个不同方向后,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操作这些过程来延长细胞的寿命。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他们现在利用合成生物学扩展了这项研究,设计了一种解决方案,可防止细胞达到与衰老相关的正常退化水平。

2023年04月28日 科技日报   |   细胞衰老 基因调控 热度 387

新型凝胶可完全治愈侵袭性脑肿瘤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科学家将抗癌药物和抗体结合在溶液中自组装成凝胶,以填充手术切除脑肿瘤后留下的微小凹槽。目前的药物难以到达并抑制肿瘤生长,而新型凝胶可到达手术可能错过的区域,且提供的药物100%治愈了患有侵袭性脑癌的小鼠,这一惊人的结果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2023年04月27日 光明网   |   新型凝胶 侵袭性脑肿瘤 热度 432

超冷带电原子组成同类最大二维晶体

奥地利科学家将105个带电钙原子冷却到极低温度,使其排列成二维晶体,得到了迄今最大的同类二维晶体,这一新晶体可用于研究量子材料或构建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PRX量子》杂志。

2023年04月27日 科技日报   |   同类二维晶体 超冷带电原子 热度 392

西安交大研发全国首辆镁合金轻量化挂车

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经过6个省份15家单位的大力协作,历时500余天最终成功研制了我国首辆镁合金轻量化挂车。

2023年04月26日 科学网   |   镁合金轻量化挂车 热度 444

“吃掉”塑料,角质酶或可对抗“白色污染”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湖北洪山实验室郭瑞庭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利用结构生物学和酶学等技术,发现角质酶可以实现高效降解多聚物PBAT,同时阐明了相关的催化机制。

2023年04月26日 中国科技网   |   塑料 角质酶 对抗“白色污染” 热度 482

吞服“小胶囊” 筛查食管癌

4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教授与该科王洛伟教授团队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一项研究突破,即通过吞服一粒“胶囊”来采集食管细胞,进而对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实现精准评估。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与肝脏病学》。

2023年04月26日 科技日报   |   食管癌 筛查 热度 466

3D打印制成迄今最具弹性新合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3D打印工艺,制造出了迄今最具弹性的新合金,其抗压能力是目前合金的600多倍。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2023年04月25日 科技日报   |   新合金 3D打印 热度 369

移动疫苗打印机问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可一天内生产数百剂疫苗的移动疫苗打印机。打印机能生产热稳定的新冠RNA疫苗,且该疫苗在小鼠中产生的免疫反应,与注射RNA疫苗相当。

2023年04月25日 新浪科技   |   移动疫苗 打印机 热度 364

纳米线网络能像人脑一样学习和记忆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刊发论文指出,他们已经证明,纳米线网络可以像人脑一样表现出短期和长期记忆,为在非生物硬件系统中复制类脑学习和记忆铺平了道路,有望用于提升需要在不可预测环境中快速决策的机器人或传感器设备的性能。

2023年04月25日 科技日报   |   纳米线网络 热度 397

史上最小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面世

印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于《ACS Energy Letters》期刊的论文报告了迄今为止最小的微型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使用了二维材料石墨烯和二硫化钼(MoS2)。凭借真正达到微米尺度的体积,以满足当下可穿戴智能设备传感器因尺寸缩小,对所依赖的储能设备的体积缩小提出的更高要求。

2023年04月24日 OFweek 传感器网   |   微型 超级电容器 热度 502

AI生成超越自然界的新蛋白质

美国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AI)来设计超越自然界的新蛋白质。他们开发的机器学习算法,可生成具有特定结构特征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用于制造具有特定机械性能(如刚度或弹性)的材料,从而取代作为原料的石油或陶瓷。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化学》杂志上。

2023年04月24日 科技日报   |   AI 超越自然界新蛋白质 热度 328

石墨烯制成迄今最薄心脏植入物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美国西北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由石墨烯制成的迄今最薄的心脏植入物。

2023年04月21日 科学网   |   石墨烯 心脏植入物 热度 383

新型超滤分离法“降伏”核废料镅

近日,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殳凹教授团队联合中外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超滤分离方法,有望用于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污染控制、放射性同位素分离纯化、放射化学诊断分析等重要任务。

2023年04月21日 新浪科技   |   新型 超滤分离法 核废料镅 热度 438

纠缠量子光源在芯片上集成

德国和荷兰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首次将能发射纠缠光子的量子光源完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将量子光源的尺寸缩小到目前设备的1/1000以下,实现了更长时间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同时也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有望成为可编程光量子处理器的基本组件,降低量子技术应用的成本。相关研究刊发于17日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

2023年04月21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   |   纠缠量子光源 芯片上集成 热度 327

新方法可精确控制蛋白质激活过程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使用短暂的闪光将经过化学修饰的蛋白质片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功能性整体。这种名为光激活SpyLigation的新方法可打开通常关闭的蛋白质,让研究人员能够更详细地研究和控制它们。这项技术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了解人体如何运作方面具有潜在用途。

2023年04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   新方法 蛋白质 激活过程 热度 417

首个可变形纳米级电子设备制成

一般而言,智能手机等设备内的纳米电子部件是坚固的静态设备,一旦被设计和制造出来,就无法变形。但美国物理学家报告称,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纳米设备,即使以固态形式存在,也可“变身”成多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这一成果有望从根本上改变电子设备的性质,以及原子级量子材料的研究方式。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2023年04月20日 科技日报   |   可变形纳米级电子设备 热度 361

柔性温度传感器实现高温测量新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工程研究所的刘兆钧博士、田边教授、蒋庄德院士及其合作团队首次制备出了具有良好温度敏感性的高温柔性温度传感器。这是微纳制造领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柔性传感器突破高温应用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2023年04月19日 光明网   |   柔性温度传感器 高温测量 新突破 热度 434

糖与木粉所制餐具可按需降解

餐具、派对装饰品、食物容器……一次性硬塑料无处不在。事实上,生物可降解塑料并不是置于自然环境中就能完全降解消失,而是需要工业堆肥系统才能完全降解。现在,据《ACS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杂志报道,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糖和木粉制成的坚固、轻便的材料,可以按需分解。

2023年04月19日 科技日报   |   异麦芽酮糖醇 “益寿糖” 可降解餐具 热度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