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首款网格结构纳米电子皮肤面世

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纳米结构电子皮肤设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这种电子皮肤设备包含一个纳米网状结构,可长时间测量和处理生物信号,且不会让佩戴者感觉不适。这一成果标志着科学家们向电子皮肤设备集成系统迈进了一大步。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高级功能材料》杂志。

2022年09月29日 科技日报   |   网格结构纳米电子皮肤 热度 601

欧菲光成功研发新一代 VR Pancake 光机模组

光学元器件生产商欧菲光宣布已成功研发新一代 VR Pancake 光机模组。该产品采用折叠光路 3P 镜片设计,使用曲面贴膜技术,具备短镜头总长、近视调节、屈光调节 FOV 无变化、低色散、高 PPD(像素密度)等优势,能大幅降低 VR 头戴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带给用户更出色的视觉效果。

2022年09月28日 腾讯科技网   |   欧菲光 新一代 VR Pancake 光机模组 热度 1536

NASA航天器首次成功撞击小行星

综合外媒报道,北京时间今天早上7时14分,在人类对行星防御的第一次测试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器成功撞向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

2022年09月28日 科技日报   |   NASA航天器 撞击小行星 热度 530

香港中文大学研新法提升急性白血病存活率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成功结合药物及基因测试,可在三日内完成药物灵敏度测试,并结合基因分析,配对最有效的药物予病人,以控制病情,有预计只能存活两至三个月的病人藉此延长两年半的生命。

2022年09月28日 科学网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基因分析 热度 596

声波驱动的无线水下摄像机面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声波驱动的无电池无线水下相机,为解决水下摄像机长时间供电这一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2年09月27日 科技日报   |   声波驱动 无线水下摄像机 热度 563

研究揭示皮肤癌的脑转移机制

以色列等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临床检查杂志·观察》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黑色素瘤这种皮肤癌转移到大脑的机制,并相应找到了抑制癌转移的方法。

2022年09月27日 科学网   |   黑色素瘤 皮肤癌 热度 558

“细胞漫游者”可在细胞内部世界探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可在活细胞内无线操作的微型天线,该天线具有实时监测甚至指导细胞活动的潜力,为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研究其他科学过程开辟了新的前景。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2022年09月27日 科技日报   |   “细胞漫游者” 热度 559

无线设备可在家跟踪帕金森病治疗反应

科学家创造了一种新设备,可以捕获患者家中的无线电波,以跟踪帕金森病的进展和药物的影响。

2022年09月26日 科技日报   |   无线设备 帕金森病 治疗反应 热度 566

微型游泳机器人有望治疗致命肺炎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纳米工程师已开发出抗肺炎微型机器人,它可在肺部四处游动,提供药物并用于清除危及生命的细菌性肺炎感染。

2022年09月26日 科学网   |   微型机器人 抗肺炎 热度 567

单晶有机金属钙钛矿光纤首次制成

钙钛矿从光中传输电荷的效率非常高,被称为太阳能电池板和LED显示器的下一代材料。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利用钙钛矿制备光纤的全新应用。他们通过使用一种新的温度生长方法,能在非常便宜的液体溶液中生长并精确控制单晶有机金属钙钛矿纤维的长度和直径。研究成果23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2022年09月26日 科技日报   |   单晶有机金属钙钛矿光纤 热度 589

重金属危险废弃物污染处理有了新材料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生灌木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张晓涛教授课题组,在生物质吸附材料及危险废弃物吸附剂高值化转化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为解决重金属危险废弃物吸附剂的二次污染问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2022年09月23日 科技日报   |   重金属危险废弃物 新材料 热度 628

智能微型机器人用电子“大脑”自主行走

据发表在21日的《科学·机器人》杂志的论文,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00到250微米大小的太阳能机器人上安装了比蚂蚁头还小的电子“大脑”,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不受外部控制的情况下自主行走。

2022年09月23日 科技日报   |   智能微型机器人 电子“大脑” 自主行走 热度 611

植物免疫受体蛋白可“双重免疫”

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细胞膜受体蛋白是如何一边识别病原菌,一边抑制病原菌“作恶”的,这为人类认识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机制提供了新的认知,对改良作物广谱、持久抗病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2年09月23日 科学网   |   细胞膜受体蛋白 病原菌 热度 626

高可靠性人工突触半导体器件问世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神经形态工程中心研究团队宣布开发出一种能进行高度可靠神经形态计算的人工突触半导体器件,解决了神经形态半导体器件忆阻器长期存在的模拟突触特性、可塑性和信息保存方面的局限。

2022年09月22日 科技日报   |   人工突触 半导体器件 热度 554

人造软表面可自主模仿自然形状

国杜克大学工程师已开发出一种可伸缩的柔软表面,其可不断地自我重塑,以模拟自然界中的物体。依靠电磁驱动、机械建模和机器学习形成新的构型,该人造表面甚至可学习适应破碎的元件、意外的约束或变化的环境等障碍,未来或可应用于柔性机器人、增强现实、仿生材料和特定主题的可穿戴设备。这项研究发表在21日的《自然》杂志在线版上。

2022年09月22日 科技日报   |   人造软表面 自主模仿 热度 656

“长寿开关”端粒新结构发现

在物理学和微型磁铁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端粒DNA的新结构。端粒被视为长寿的关键,它们保护基因免受损害,但每次细胞分裂时都会变短一些。如果它们变得太短,细胞就会死亡。而今的新发现将有助于了解衰老和疾病。

2022年09月22日 科学网   |   端粒DNA 染色体 热度 563

两种细菌创造活体合成细胞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在合成生物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设计了一个系统,该系统能执行活细胞的数个关键功能,包括产生能量和表达基因。

2022年09月21日 科技日报   |   两种细菌 活体合成细胞 热度 567

3D打印创建最高比强度钛合金

澳大利亚工程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获得了迄今比强度最高的钛合金,这是航空航天、国防、能源和生物医学行业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2年09月21日 科技日报    |   3D打印 钛合金 最高比强度 热度 533

“净负”系统将二氧化碳完全转为乙烯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方法,可将工业废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100%转化为乙烯。乙烯是塑料产品的关键成分,当使用可再生能源运行时,该技术可使塑料生产实现净负排放。

2022年09月20日 科学网   |   乙烯 净负排放 热度 564

飞象星球发力教育新基建,3D知识图谱助力教学质量升级

飞象星球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底层突破性技术“飞象星图” 首次亮相。突破了人工智能技术中的知识图谱建构模式,预计领先欧美3-5年的研发周期。

2022年09月20日 腾讯科技网   |   飞象星球 教育新基建 3D知识图谱 热度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