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南京工业大学安众福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与厦门大学陈洪敏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纯有机磷光闪烁体,实现了低X射线剂量下的高效光动力治疗。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2022年10月12日 科技日报 | 新型光动力疗法 X射线 肿瘤 热度 575
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和中国、波兰同行们共同研发出能够延长航空航天领域贵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还能保护金属涂层免遭腐蚀。
2022年10月11日 科技日报 | 新材料 航天装备 服役期 热度 506
韩国科学家开发出世界上首个超声波诱导激光扫描显微镜,该技术能够利用超声波临时产生的气泡对生物组织进行更深入、更详细的观察,有望促进生物科学研究以及临床实践的发展。
2022年10月11日 科技日报 | 超声诱导 激光扫描 显微镜 热度 52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拿大地调局等机构科研人员,利用深时地学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重建了高精度的地球大气氧化历史,据此表明行星内部地质过程可能对地表大气氧化至关重要,并强调地内与地表耦合的多层圈相互作用是地球大气氧化过程的关键。
2022年10月11日 科学网 | 大气氧化 大数据 热度 529
日本电信巨头NTT宣布与美国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合作,双方共同实现了世界上最快的石墨烯光电探测器(PD)的零偏压操作(220 GHz)。此外,NTT和NIMS的这项合作研究首次阐明了石墨烯的光电转换(O-E)过程。
2022年10月10日 OFweek光通讯网 | NTT 石墨烯 光电探测器 零偏差 热度 547
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NOVA University of Lisbon)副教授Dawei Liang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利用一种新型的Ce:Nd:YAG棒状太阳能泵浦激光器实现了4.64%的太阳能到激光的能量转换效率。
2022年10月10日 OFweek激光网 | 太阳能 泵浦技术 4.64%的激光转化效率 热度 830
电动飞机是指依靠电动机而非内燃机驱动的飞机,包括纯电动飞机和混合动力飞机。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电动飞机可能听起来很有未来感,但它们距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至少就短途飞行而言。
2022年10月10日 科技日报 | 纯电动飞机 混合动力飞机 热度 571
大脑在加工语言时,需要实时调动多个脑区的神经元进行协同工作。构建高时空分辨率的神经影像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个脑区以及脑区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研究大脑的语言加工机制至关重要。
2022年10月10日 科学网 | 神经元 高时空分辨率 热度 547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数字家蚕”基因库,将我国家蚕基因研究推向设计育种阶段。
2022年10月10日 科学网 | 家蚕基因 重测序数据 热度 518
英国《自然》杂志封面以“矩阵游戏”为题,发表了人工智能(AI)公司“深度思维”团队的最新发现:AI可解决矩阵乘法问题。这是第一个可为矩阵乘法等基本任务发现新颖、高效且正确算法的AI系统。换句话说,这个名为“AlphaTensor”的AI能自行发现新算法,从而解决了50年来数学领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两个矩阵相乘最快的方法。
2022年10月09日 科技日报 | “矩阵游戏” “AlphaTensor” 热度 513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捷领衔的中外联合研究团队揭示了蚂蚁群体和多细胞生物在发育和演化上的相似之处,为将蚁群视为超有机体的理论找到了证据支持。
2022年10月09日 科学网 | 超有机体 热度 572
成果通过发展大功率低噪声光梳、高灵敏度高精度线性采样、高稳定高效率光传输等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有效验证了星地链路高精度光频标比对的可行性,向建立广域光频标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2022年10月08日 科学网 | 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 热度 599
巴斯夫已经通过增材制造(AM)技术开发出一款新型催化剂——X3D。在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催化剂的化学制造后,巴斯夫能够提升材料的性能,以获得更好的整体产出。
2022年10月08日 腾讯科技网 | 巴斯夫 3D打印 新型催化剂技术 热度 886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29日报道,当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在距离木星卫星木卫二“欧罗巴”上空352公里处掠过,为其拍摄了20年来最近距离的照片。这是“朱诺”号第三次在距离“欧罗巴”500公里范围内飞行,此次近距离拍摄获取的照片画面清晰且详细。
2022年10月08日 科技日报 |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 热度 502
荷兰科学家首次实现了由6个硅基量子比特组成的完全可互操作的量子阵列。而且,他们借助新的芯片设计方法、自动化校准程序,以及量子比特初始化和读出方法,能以较低错误率操作这些量子比特,有望催生硅基可扩展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刊发于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
2022年09月30日 科技日报 | 六硅基量子位处理器 热度 686
英国《自然》杂志28日发表了一篇药物学论文,报道了两种化学分子在小鼠中具有抗抑郁作用,但没有致幻的副作用。
2022年09月30日 科学网 | 虚拟筛选 抗抑郁 热度 647
美国科学家受植物生长的启发,开发出一种通过挤压工艺使材料生长合成的方法,有望制造出更好的软体机器人,进入那些地形复杂、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甚至在人体内导航等。
2022年09月30日 科技日报 | 软体机器人 合成材料 热度 552
美国物理学家创造了一种自组装粒子的新方法,这一进步为在微观层面构建复杂和创新材料开辟了新途径。这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突破,主要集中在乳液(浸入水中的油滴)及其在折叠体自组装中的应用,这些独特的形状理论上可从液滴相互作用的序列中预测出来。
2022年09月29日 科学网 | 自组装粒子 热度 585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用磁铁刺激动物细胞来培育细胞肉的新方法。这项新技术简化了细胞肉的生产过程,可以减少对动物产品的依赖,更加绿色、清洁、安全,并更具成本效益。
2022年09月29日 科技日报 | 新加坡 磁场 细胞肉 热度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