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世界目前最快电动机造出

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网站报道,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动机,可实现每分钟100000次的转速。新设计实现的高功率密度可帮助减轻电动汽车重量,从而增加续航里程。

2022年09月20日 科技日报   |   最快电动机 电动汽车续航 热度 700

我国研究人员首创用微波直接驱动机器人

不需要携带任何电类器件,可以灵活地工作在其他驱动方式尚不能胜任的某些特殊场合(比如封闭、非透明结构体内部),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机器人研究所软体机器人实验室于近日刚刚研制成功的“直接利用微波驱动的机器人”的两大特色。

2022年09月19日 科学网   |   微波驱动 机器人 热度 568

柔性传感器可测量皮下肿瘤变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小型自主设备,它带有一个可伸展的柔性传感器,可附着在皮肤上,测量下方肿瘤大小的变化。

2022年09月19日 科技日报   |   柔性传感器 皮下肿瘤 热度 574

新固态锂金属电池3分钟充满电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有望实现3分钟内完全充电,并且可持续使用20年。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

2022年09月19日 科技日报   |   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 热度 537

纳米受限水”中发现新水相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单分子层形式的水既不像液体也不像固体,并且在高压下变得高度导电。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精度预测了单分子厚水层的相图。

2022年09月16日 科技日报   |   纳米受限水 新水相 热度 8521

延长免疫系统寿命新机制揭示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可减缓甚至阻止免疫细胞的自然衰老——这是衰老的九大标志之一。

2022年09月16日 科学网   |   免疫细胞 端粒转移 热度 8604

我国科学家实现量子模拟领域新突破

南京大学缪峰合作团队通过在“原子世界搭积木”的方式,把两个石墨烯双原子层,以旋转180度+0.75度的特殊角度叠加,并施加一个垂直电场,研制出一种全新的量子材料,并通过改变垂直电场,在国际物理学界首次观测到了量子融化的“中间态”,并揭示了这一量子“中间态”的演化机制。

2022年09月16日 科学网   |   量子模拟 石墨烯 热度 9464

自我管理的医学无痛微针贴片出现

据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官网报道,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自我管理的医学文身贴片,含有特殊微型针头,成本低而且使用时无痛无血,有望在医疗警报、跟踪绝育动物以及化妆品领域找到用武之地。

2022年09月16日 科技日报   |    热度 570

超细晶含铜钛合金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柯研究员团队通过“双相壳层包裹超细等轴晶”的显微组织设计思想,同时从热力学、动力学两方面提高超细晶钛合金组织的热稳定性,并利用常规热处理与热加工的工艺组合,实现了上述显微组织的大尺寸制备,解决了超细晶钛合金制备加工难、组织稳定性差的两大瓶颈问题,获得了性能优异和热稳定性高的超细晶含铜钛合金。为超细晶金属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对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9月15日 科技日报   |   超细晶 含铜钛合金 热度 609

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纳米级光雕刻三维结构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下一代光电芯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2年09月15日 科学网   |   非互易飞秒激光极化铁电畴 热度 598

技术加持下,天然橡胶变身多种新材料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弹性原料,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研发新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是延伸其应用领域、拓展其应用范围的有效途径。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获悉,该院加工所天然橡胶加工研究室在新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领域连续取得重要进展。

2022年09月15日 科技日报   |   新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 热度 10377

中国首次实现液体火箭动力的重复使用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某型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重复飞行试验验证,此举首次实现了中国液体火箭动力的重复使用。

2022年09月15日 科学网   |   液体火箭 航天运载器 热度 10413

研究揭示不同微生物中含硒小分子的生物合成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Mohammad R. Seyedsayamdost课题组揭示不同微生物中含硒小分子的生物合成。相关论文于2022年9月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2022年09月14日 科学网   |   含硒小分子 热度 986

新型试剂将精准诊断癌症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学者们正在与瑞典同行一起研发能够诊断癌症的高精度试剂。

2022年09月14日 科技日报   |   新型试剂 癌症 热度 485

造血干细胞前体之谜解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造血干细胞前体如何在动物和人类中产生,而且揭示了它们是如何被人工诱导的。这些成果标志着人类向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疾病这一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将来有望消除对造血干细胞供体的需求。

2022年09月14日 科技日报   |   造血干细胞前体 诱导多能干细胞 热度 539

实验室造出迄今最冷物质

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将镱原子冷却到绝对零度之上十亿分之一摄氏度,这是所有原子停止运动的假设温度。这一温度甚至比最深的深空还要冷。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物理》杂志。

2022年09月13日 科学网   |   镱原子 光学晶格 热度 577

二维磁铁中观察到磁振子自旋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多家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表明,磁性半导体溴化铬中的磁振子可与激子配对,激子准粒子会发光,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 “看到”旋转准粒子的途径。

2022年09月13日 科技日报   |   磁振子自旋 热度 10361

神经机器人系统解码帕金森病行走障碍

利用新的神经机器人平台和电极测量,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解码了帕金森病是如何导致患者大脑失调,损害其行走等运动能力的。这一发现揭示了大脑中丘脑下核区域如何协调腿部肌肉的激活,并提出了可检测患者“冻结”和其他行走障碍的算法。

2022年09月09日 科技日报   |   神经机器人系统 帕金森病 热度 9040

迄今最详细合成肠道微生物群构建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构建出了迄今最详细、最完整的合成肠道微生物群——由100多种细菌组成,并将其成功移植到小鼠体内。能够添加、删除和编辑单个细菌,将使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肠道微生物群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并最终开发出一流的微生物组疗法。

2022年09月09日 科技日报   |   合成肠道微生物群 热度 561

科学家发现 玉米茎秆发育调控基因和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团队和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合作研究,构建出首个玉米全节间时空特异转录调控网络,发掘和解析了关键基因CYP90D1调控玉米节间发育的分子机制,揭示了调控玉米节间发育的基因表达新模式。

2022年09月08日 科技日报   |   玉米茎秆 调控基因 热度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