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生物技术公司Salignostics研制的全球首个唾液孕检试剂盒将在数月之内,在以色列、南非、欧盟、阿联酋等地的药店和其他零售机构上市。唾液是快速诊断的关键,是检测激素、病毒甚至疾病的重要非侵入性、简单又卫生的方法。
2022年11月16日 中国网 | 唾液孕检试剂盒 热度 587
瑞士威斯生物和神经工程中心公布了其完全可植入的ABILITY脑机接口系统所获得的最新临床前神经数据。近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2022年神经科学学会会议上公布的这一结果,展示了ABILITY在连接不同电极类型方面的灵活性。
2022年11月16日 科学网 | 脑机接口系统 临床前神经数据 热度 550
俄罗斯科研人员发现了航天器在复杂机动时自我修正轨迹的物理机制,这种机制将可避免不必要的航向变化和过高的燃料花费,是一种控制航天器的新型高效方法。
2022年11月16日 科学网 | 自我修正轨迹 航天器 热度 584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立新团队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于昌平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含有异养硝化细菌的新型双网络交联PEGDA-藻酸盐-PVA-纳米粘土(PAPN)高分子微生物3D打印墨水。
2022年11月15日 科学网 | 3D生物打印技术 热度 527
俄学者提出了一种杀死恶性肿瘤细胞的新方法,该技术通过将天然分子和人工合成分子相结合而触发肿瘤细胞“自杀”计划。
2022年11月15日 科技日报 | 新方法 肿瘤细胞 “自杀” 热度 543
记者13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获悉,全国首个应用电力大数据测算碳排放模型——“电—碳分析模型”通过专家评审。
2022年11月14日 科技日报 | 碳排放测算模型 电力大数据 热度 576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领衔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采用长程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疗法能使卒中复发率降低24%,使心脑血管疾病降低30%,从而为远隔缺血适应疗法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提供了高级别的医学证据,为远隔缺血适应疗法在卒中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2022年11月14日 科技日报 | 远隔缺血 卒中 神经 热度 576
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开展的研究证实,采用术后高剂量延长注射比伐芦定2—4小时,可显著降低30天急性心梗患者死亡或大出血复合事件风险,有望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指南和临床实践。
2022年11月14日 科学网 |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热度 535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9日报道,IBM制造出了迄今全球最大量子计算机“鱼鹰”(Osprey),其拥有433个量子比特,是该公司此前创纪录的127个量子比特计算机“鹰”的3倍多,是谷歌53个量子比特计算机“悬铃木”的8倍多。不过也有科学家指出,“鱼鹰”的纠错能力仍有待证明。
2022年11月11日 科技日报 | 超导量子计算机 热度 513
近日,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功建造并测试了以硝酸盐为储存介质的卡诺电池。这种电池装置可将电能以热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用它来发电。
2022年11月11日 科学网 | 卡诺电池 硝酸盐 热度 50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了一种新型柔性Janus(两面型)螺旋结构的纳米线组装体光热电器件,这种器件的结构可以在不耗费额外能量的同时,以一种柔性结构被动捕获和耗散热量,为实现普适性和高性能热电器件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2022年11月11日 科学网 | 纳米线组装体光热电器件 热度 548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8日报告一项神经科学最新研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新设备,能够在一名失语瘫痪患者无声地尝试拼读出词汇时,解码被试者的脑活动构成完整句子。这些发现凸显出无声控制的语言神经假体通过基于拼读的方法生成句子的潜力。
2022年11月10日 科技日报 | 神经假体 解码 大脑活动 热度 460
据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一些癌细胞可部署并行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防御,而且能抵抗免疫治疗。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抑制杀伤性T细胞的活动,并阻碍免疫系统标记肿瘤细胞,乳腺癌细胞能够复制和转移。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2022年11月09日 科技日报 | DNA条形码技术 热度 518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方邦江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植物医学》发表论文《热炎宁合剂联合标准治疗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或轻度感染患者的疗效: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热炎宁(RYN)合剂可促进奥密克戎无症状和轻症感染患者的核酸转阴,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
2022年11月09日 科技日报 | 热炎宁合剂联合标准治疗 热度 457
据2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新研究,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并验证了一种由DNA制成的新型药物转运蛋白,这种分子转运蛋白大小仅为人头发宽度的两万分之一,可通过化学编程更有效地输送最佳浓度的药物,以改进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
2022年11月04日 科技日报 | DNA“纳米转运蛋白” 热度 442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TARDIS,可一举测试数千种基因突变的影响,将以往需要耗时多年的工作压缩到几天内。生物学家可借此在动物身上开展新实验,比较一种基因的多种突变,找出导致特定特征的突变。
2022年11月04日 科学网 | 新基因编辑技术TARDIS 热度 468
南京医科大学夏彦恺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骆永明教授团队首次在人体血栓样本中发现了一定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及染料颗粒。并且发现,患者体内的微塑料、染料颗粒检出数量与血小板水平高度关联。
2022年11月03日 科技日报 | 微塑料 血栓 关联 热度 508
澳大利亚科学家绘制出世界首张能显示从出生前到成年后不同时期人脑细胞基因活动变化的图谱。通过这张脑细胞发育图,科学家能更准确地识别神经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或脑癌中的异常细胞状态的改变。
2022年11月03日 科技日报 | 大脑细胞基因“时间规划表” 热度 460
韩国庆熙大学和圣母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能源快报》上报告称,他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AI)设计了一种透明的窗户涂料,可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
2022年11月03日 科学网 | 窗户涂料 人工智能 热度 457
英国莱斯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借助金纳米颗粒,仅需一个步骤,就将石化炼油厂产生的臭气熏天的副产品硫化氢转化成了氢气。新工艺效率高且成本低廉,在节能环保的同时还有望促进氢经济的发展。
2022年11月02日 科技日报 | 光催化剂 硫化氢 氢 热度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