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问世

加拿大Xanadu量子技术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该公司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其设计和构建过程,并展示了该原型机如何能够灵活扩展至所需规模。这项突破为未来大规模量子计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5年02月06日 新浪科技   |   全球首台 可扩展 光量子 计算机原型 热度 241

“魔角”石墨烯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在“魔角”石墨烯中直接测量了超流刚度。超流刚度是衡量材料超导性的一个关键指标。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二维材料中直接测得超流刚度,意味着人们朝着理解这种材料的非凡特性迈出了一大步。相关研究结果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2025年02月06日 科技日报   |   “魔角”石墨烯 热度 182

量子光技术让时域光谱灵敏度翻倍

一支由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发现了一种利用量子光提升尖端光谱技术性能的方法。这一新技术能够测量红外电场,并将时域光谱灵敏度提高一倍。

2025年02月05日 科技日报   |   时域光谱灵敏度 热度 181

新型超薄吸收器带宽破纪录

美国锡拉丘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款新型超薄吸收器,其拥有破纪录的带宽,能够有效地捕获宽频范围内的电磁波。这一进展有望催生可持续自供电设备,如远程传感器和物联网系统等,从而促进多个行业发展。

2025年02月05日 新浪科技   |   新型 超薄吸收器 带宽 热度 170

人造叶片+铜纳米花能高效转化二氧化碳

据最新一期《自然·催化》杂志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团队将微小的铜纳米花附着在人造叶片上,高效转化二氧化碳,用以生产清洁能源和化学品,而这些可能正是现代能源和制造业的支柱产品。

2025年02月05日 科技日报   |   人造叶片 铜纳米花 二氧化碳转化 热度 175

神经形态半导体芯片具自我学习和纠错能力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团队开发了一款超小型计算芯片。该芯片基于下一代神经形态半导体技术,具备自我学习和纠错能力。

2025年01月27日 科技日报   |   神经形态半导体技术 热度 202

人工电机可模仿“驱动生命”的自然机制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人工微型电机。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体内的蛋白质,通过模仿“驱动生命”的自然机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运动。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2025年01月24日 科技日报   |    热度 313

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绘成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年01月23日 科技日报   |   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 热度 165

球形托卡马克装置首次产生等离子体

小环径比球形托卡马克(SMART)装置首次成功产生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这一进展使通过受控核聚变反应实现可持续、清洁且几乎无限的能源又近了一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核聚变》杂志上。

2025年01月23日 科技日报   |   球形托卡马克装置 等离子体 热度 175

新型光学原子钟比铯钟精度高千倍

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先进的光学原子钟,其中包括单离子时钟和光晶格时钟。

2025年01月22日 科技日报   |   光学原子钟 热度 219

脑机接口助瘫痪患者操控虚拟飞行器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年01月22日 科技日报   |   脑机接口系统 热度 120

新型光—电镊实现对物体非接触多功能操控

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因光镊操控技术获得20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让研究人员在微观世界中也可“抓得着”物体。这一研究为物理、生物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提供了颠覆性技术。

2025年01月21日 科技日报   |   新型 光—电镊 物体 非接触 多功能 热度 324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荷兰特文特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工艺,能在室温下制造出晶体结构高度有序的半导体材料。

2025年01月21日 科技日报   |   半导体材料 晶体结构 热度 269

脑控仿生手再现复杂触觉感知

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为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复杂触觉感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首次推出一种可安装在椅子或轮椅上的脑控仿生手设备。这种新型脑机接口设备将体外仿生手和大脑刺激技术相结合,可再现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触觉感知。

2025年01月21日 科技日报   |   脑控仿生手 热度 362

机器人外骨骼让专业钢琴家手指“起飞”

最近,日本东京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Shinichi Furuya和同事们发现,经过30分钟的单次训练,机器人外骨骼可以提高训练有素的钢琴家的手指速度,相关研究近期发表于《科学机器人》。

2025年01月20日 科学网   |   机器人外骨骼 热度 220

碱基编辑技术可提高感染朊病毒小鼠生存率

科学家在治疗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朊病毒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疗法,可以显著延长患病小鼠的寿命,为治疗人类患者带来希望。

2025年01月20日 科技日报   |   碱基编辑技术 感染 朊病毒 小鼠 生存率 热度 238

新型磁光存储器助力超快计算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在开发高能效计算机方面取得重磅成果:用于超快计算的新型磁光存储器。这是一种创新的光子平台,不仅开关速度比当前最先进光子集成技术快100倍,还可重写超过23亿次。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2025年01月20日 科技日报   |   新型磁光存储器 热度 219

科学家设计出抗致命蛇毒蛋白质

华盛顿大学医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和丹麦技术大学科学家领导研究团队利用深度学习工具,设计出一种新型蛋白质,能与致命的眼镜蛇毒素结合并使其失效。

2025年01月17日 科技日报   |   抗致命 蛇毒蛋白质 热度 223

蛋白质数据+基因序列精准构建进化树

西班牙基因组调控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创新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蛋白质三维形状,解开生命中古老的“历史密码”,揭示了生命之树中最古老的进化关系。这项研究首次将蛋白质的形状数据与基因序列数据结合,提高了进化树的准确性。

2025年01月17日 科技日报   |   进化树 热度 225

新技术为隔空充电提供更多可能

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龙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课题组共同研发的一种自适应无线传能技术,可以用类似Wi-Fi的无线传输方式,将无线能量实时、高效地聚焦并传输到动态的终端设备上,实现无电池供电的感知、计算和通信。

2025年01月16日 科技日报   |   新技术 隔空充电 更多可能 热度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