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家团队近期开发出一种微波光学量子换能器,或称光子路由器。这种创新装置专为采用超导微波量子比特作为基本操作单元的量子处理系统设计,旨在为噪声敏感的微波量子计算机提供一种强大的光学接口,并可集成到量子网络中。这一成果标志着向实现模块化、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的《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2025年04月09日 科技日报 | 光控超导量子比特换能器 热度 249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联合攻关,在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真机上,实现十亿参数级AI大模型微调任务的全球首次运行。
2025年04月08日 科技日报 | AI大模型微调 “本源悟空” 热度 258
美国南加州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了他们开发的首个能隔离噪声并保留量子纠缠的光学滤波器。这一进展为开发紧凑且高性能的纠缠系统打下基础,这些系统可集成到量子光子电路中,从而支持更加可靠的量子计算架构和通信网络。
2025年04月08日 科技日报 | 高精度量子纠缠光学滤波器 热度 219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教授团队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联合疗法,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可将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4.1个月,其中RAS/RAF野生型患者更达23.3个月。该研究为该类肿瘤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2025年04月07日 科技日报 | 新疗法 “冷”肠癌患者 中位生存期 热度 18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光华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岑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全身代谢等系统因素也是导致骨关节炎的主因。
2025年04月07日 科技日报 | 骨关节炎 热度 184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了一个比米粒更小的起搏器。该临时起搏器为目前世界最小规格,无需电源,能在动物模型和人类心脏组织中有效调动心脏起搏。这个小型无线装置或可微创植入患者体内,不需要时即可分解吸收,降低治疗的整体风险。
2025年04月07日 科技日报 | 起搏器 热度 212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三驾马车”之一,虽然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却因缺乏精准性,成为一把双刃剑。记者2日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首席教授梁高林带领团队研发出一项“释放与捕获”药物的新型递送策略,可以让化疗药物更精准地“锁定”在肿瘤部位,使其长时间发挥作用。该策略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显著提升了化疗效果。
2025年04月03日 科技日报 | 新策略 药物精准“锁定”肿瘤 热度 258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天文学家在银河系球状星团中发现了一颗被弹射而出的恒星,其弹射速度高达550公里/秒。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如此高的逃逸速度,很可能是因为该星团中心存在中等质量黑洞。这一发现为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新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2025年04月03日 科技日报 | 中等质量黑洞 热度 254
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登上《自然》杂志。“无极”由复旦大学周鹏、包文中团队打造,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二维半导体微处理器。
2025年04月03日 科技日报 | 二维半导体微处理器 热度 167
一个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与衰退的潜在新生物标志物。这个蛋白指标或能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
2025年04月02日 科技日报 |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衰退 新标志物 热度 196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受蜜蜂启发,研制出一款飞行机器人。它直径不足1厘米,重量仅21毫克,是目前世界上实现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将用于人工授粉、探索管道内部微小空间或其他复杂环境。
2025年04月02日 科技日报 | 飞行机器人 可控飞行 热度 166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超高效计算单元,能够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项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半导体行业领先公司的广泛关注。
2025年04月02日 科技日报 | 超高效计算单元 模拟电子神经元 突触行为 热度 220
美国寺崎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团队在可穿戴健康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开发出一款能够自愈的新型电子皮肤(E-Skin)。
2025年04月01日 科技日报 | 新型电子皮肤 自愈 热度 15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携手,利用DNA分子自组装技术,首次实现了三维纳米电子器件的自主构建。
2025年04月01日 科技日报 | 三维 纳米电子器件 自主构建 热度 158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在二硒化铌薄膜中发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超导转变。当这些薄膜的厚度薄于6个原子层时,超导性不在整个材料中均匀分布,而是局限于材料表面。这一发现颠覆了先前的假设,对于理解超导性以及开发先进的量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2025年04月01日 科技日报 | 二硒化铌薄膜 隐形超导态 热度 159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我国首个通用人工智能大型社会模拟器发布,这意味着交通等相关领域的管理与决策有了预演模型。
2025年03月31日 科技日报 | 通用人工智能大型社会模拟器 热度 226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名为体积DNA显微镜的革命性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从内到外”绘制生命3D图,科学家通过标记和追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出复杂的遗传物质3D图,进而提供前所未有的生物体内视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2025年03月31日 科技日报 | 新DNA显微镜 生命3D图 热度 138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团队开发出了世界上首款能自由改变形状的自发声智能手机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其超薄、柔软,变形完全通过电信号实现。该突破为多个行业的下一代智能显示器奠定了基础。
2025年03月31日 央广网 | 首款 自发声 动态变形 OLED面板 热度 153
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杭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湖仪器”)成功开发出12英寸碳化硅衬底自动化激光剥离技术,解决了12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碳化硅衬底切片难题。
2025年03月28日 科技日报 | 碳化硅衬底 激光剥离 热度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