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其中两个碳原子通过共享一个电子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共价键,这种键被称为σ键。这一发现证实了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理论,并被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2024年09月29日 科技日报 | 碳基化合物 单电子共价键 热度 485
来自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科学家终于确定了AnWj与MAL基因的分子关系。他们发现,罕见病例中缺失的AnWj抗原存在于“髓鞘和淋巴细胞”(Mal)蛋白中,科学家将新发现的系统称为MAL血型。
2024年09月27日 科技日报 | 新血型系统 输血风险 热度 390
受人类骨骼坚硬外层结构的启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新型混凝土,能抵抗开裂和突发性破坏,抗损伤能力比普通混凝土高出5.6倍。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
2024年09月27日 科技日报 | 空心混凝土 热度 391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吴稚伟、研究员吴喜林课题组通过羊驼免疫和高通量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从羊驼体内分离出一系列CD4纳米抗体,其中的Nb457在治疗HIV感染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2024年09月26日 科技日报 | CD4纳米抗体 HIV感染 热度 442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胡战利团队在《IEEE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学》上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基于一体化PET/MR研发了一种融合空间定位技术的低剂量全脑区PET高清成像技术,旨在低剂量扫描协议下提高全脑区PET的图像质量并降低患者辐射风险。
2024年09月26日 科技日报 | PET/MR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热度 396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中心领导了一项前沿性研究——人类大脑究竟如何“编码”并理解时间及经历的信息。该成果为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谜团带来了答案,还可用于开发神经假体装置,为未来医疗和人工智能(AI)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方向。
2024年09月26日 科技日报 | 大脑 “编码”时间和经历 热度 319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NA62实验团队,首次在实验室成功观测到带电K介子衰变为带电π介子和正反中微子对,置信度达到宣称“新发现”所需的5西格玛(即99.9999%)。这一罕见粒子衰变过程,有望揭开超越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学的奥秘。相关论文已提交24日举行的欧洲粒子物理研讨会。
2024年09月26日 科技日报 | 粒子衰变 热度 350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操纵入射光子的动量,使纯硅从间接带隙半导体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其光学性能提升了4个数量级。
2024年09月25日 科技日报 | 纯硅 光学性能 热度 34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植物绝缘油技术攻关团队牵头研发的新一代植物绝缘油顺利通过氧化安定性等13项型式试验,标志着我国电网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09月25日 科技日报 | 新一代 植物绝缘油 13项型式试验 热度 367
据最新一期《自然·可持续性》杂志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领导的多机构团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低成本阴极材料——氯化铁,其成本仅为典型阴极材料的1%—2%,但可储存相同数量的电量。该项成果将极大地改善电动汽车市场以及整个锂离子电池市场。
2024年09月25日 科技日报 | 电池阴极材料 热度 356
瑞士苏黎世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联合团队通过设计小而强大的TnpB蛋白开发出一种变体。该变体修饰DNA的效率提高了4.4倍,成为一种紧凑、有效的基因编辑新工具。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方法》杂志上。
2024年09月24日 科技日报 | 基因编辑新工具 热度 441
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与广州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等机构合作,通过构建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首次解析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早期骨骼肌病理变化的关键机制。
2024年09月23日 新浪财经 |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关键机制 揭示 热度 372
美国哈佛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DNA编码化学库(DEL)技术能在几周内自动化合成并测试数十亿种化合物,还能用于生产更大的药物分子,这类药物将作用于传统小分子难以触及的靶点。
2024年09月23日 科技日报 | DNA编码化学库 热度 387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全球绿色转型的“生力军”。尽管太阳能电池板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它们并非尽善尽美。为此,科学家还在孜孜不倦探索新技术,力求使其更高效、更可靠。美国the cool down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列出了研究人员今年取得的五大极具发展潜力的太阳能创新技术突破。
2024年09月23日 科技日报 | 太阳能技术 热度 355
近日,苏州大学的王殳凹&王亚星及其研究小组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欧阳晓平等人合作并取得一项新进展。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研制出基于汇聚能量转换器的微核电池。
2024年09月20日 科学网 | 微核电池 能量转换器 热度 403
一个由美国和印度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神经形态硬件平台,创下了迄今最高能效纪录:4.1万亿次运算/秒/瓦!这一平台可显著提升人工智能(AI)驱动的计算应用程序的性能。
2024年09月20日 科技日报 | 类脑设备 运算能效 新纪录 热度 379
据微软官网日前宣布,该公司与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组成的联合团队展示了可靠量子计算能力:创建了12个高度可靠的逻辑量子比特,并演示了规模化计算。团队还使用逻辑量子比特结合人工智能(AI)和云端高性能计算,展示了首个端到端化学模拟,解决了实际化学难题。这些成就表明人们的量子计算研究翻开新篇章,可用于加速科学发现。
2024年09月20日 科技日报 | 可靠逻辑量子比特 规模化计算 热度 344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科学家携手,成功开发出一种新检测技术,能在单次检测中精准筛查出胚胎内所有已知的基因变异。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该技术更准确快捷,为那些有遗传疾病的父母诞下健康宝宝带来可能。
2024年09月19日 人民网 | 新技术 一次性 胚胎 基因变异 热度 349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这些数据被整合成一个强大的交互式可视化网络工具,名为“连接组学”。这一工具有助于研究人体复杂的分子构成,发现与各种疾病相关的潜在特征。相关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
2024年09月19日 科技日报 | 人体分子图谱 热度 358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款超薄二维(2D)表面,能对卫星最常用的电磁波进行操纵和转换。
2024年09月18日 科技日报 | 超薄二维(2D)表面 热度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