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器人设备逐渐缩小,对微米尺度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设计出一款新的微型电池,可为体内胶体机器人、传感器等微米级设备供电。这些设备未来或能用于人体内药物输送、天然气管道泄漏定位等领域。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
2024年08月19日 科技日报 | 锌空气电池 热度 616
括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在内的国际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在室温下打印金属氧化物薄膜的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制造出既坚韧又能在高温下运行的透明柔性电路。
2024年08月16日 科技日报 | 金属氧化物薄膜 热度 545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开发出一款新型脑机接口(BCI),可将脑信号转化为语音,准确率高达97%,是目前同类系统中最高的。该团队在一名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而语言能力严重受损的男子大脑中植入了传感器。启动该系统后,该男子在几分钟内就能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相关研究15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2024年08月16日 科技日报 | 新型脑机接口(BCI) 热度 339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可取代侵入式心脏检查,可靠评估心脏内部压力,从而预测患者是否会发展为心力衰竭。
2024年08月15日 科技日报 | 磁共振成像 心力衰竭 热度 25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冷原子实验团队利用原子干涉仪等量子传感工具,成功测量了国际空间站的细微振动。这是科学家首次使用超冷原子检测太空环境的变化。
2024年08月15日 新浪网 | 超冷原子传感技术 太空环境 热度 260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硅光子微芯片组件,执行了一种名为原子干涉的量子传感技术。这是一种测量加速度的超高精度方法,也是研发无需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也能进行导航的“量子罗盘”最新成果。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2024年08月15日 科技日报 | 硅光子芯片 “量子罗盘” 热度 234
据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科学家发现了生物界迄今最大的蛋白质,比此前已知的最大蛋白质——人类肌联蛋白还要大约25%。
2024年08月14日 科技日报 | 蛋白质 藻类 热度 309
中国吉林大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出一种用于从水中制氢的新型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有效且寿命长,耐久性和稳定性是同类更贵产品的7倍,有助于提高水制氢产量,可用于化学工业和燃料制造。
2024年08月14日 新浪网 | 中俄合作 新型 制氢催化剂 热度 301
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官网报道,该校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细菌生产纤维素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遵循自然选择的进化机制,使科学家能快速培育出数以万计的细菌变种,从中选出能产生最多纤维素的菌株。
2024年08月14日 科技日报 | 细菌 纤维素 热度 279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多学科研究团队解决了一个困扰医学界数十年的难题:他们找到了一种能无创、连续测量身体任何部位血压的方法,且几乎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干扰。
2024年08月13日 科技日报 | 共振声压计 动脉共振频率 热度 278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研究人员在理解人体蛋白质折叠过程上取得重大进展。他们识别出了人体蛋白质折叠的“质量控制”调节器,有助于开发靶向错误折叠发生位点的新型药物。
2024年08月13日 新浪科技 | 人体蛋白质 折叠 质控调节器 热度 26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家发现,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能在阿尔茨海默病(AD)症状出现前,捕捉到患者大脑内的病理变化。鉴于此,全球众多科研团队正竞相开发精准的血液检测方法,以期让AD尽早“现形”。
2024年08月13日 科技日报 | 生物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AD) 热度 539
美国布法罗大学领导的团队研制出世界性能最高的高温超导(HTS)导线段,为人类驾驭磁力开辟了全新可能性,其有望改变现有能源基础设施,甚至实现商业核聚变。
2024年08月12日 科技日报 | 高温超导(HTS)导线段 热度 347
德国哥廷根大学、哥廷根医学中心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款分辨率达到5纳米的荧光显微镜。这款高分辨率显微镜有望揭示细胞内部极为细微的结构,促进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2024年08月12日 科技日报 | 5纳米分辨率 荧光显微镜 热度 318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和南卫理公会大学团队开发出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使用专用光投影仪,可在含有光敏化学添加剂的任何聚合物内“打印”2D和3D图像。这种图像会留在聚合物中,一遇加热则会消失,聚合物可以重复利用。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化学》杂志上。
2024年08月12日 科技日报 | 光敏化学添加剂 聚合物 热度 272
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显微镜技术,利用电脉冲可观察室温下形成电荷密度波的材料中的纳秒动态。
2024年08月09日 科技日报 | 显微镜技术 纳秒动态 热度 292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等合作,通过对瑞典1063例结直肠癌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一系列与癌症不同阶段相关的基因。研究还识别出结直肠癌关键预后因子,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数据基础。
2024年08月09日 科技日报 | 多组学研究 结直肠癌 关键预后因子 热度 248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了一种名为CARBonAra的新型人工智能(AI)驱动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不同分子环境所施加限制的主链支架预测蛋白质序列,有望在蛋白质工程及包括医学和生物技术在内的多个领域带来重大进展。这一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
2024年08月09日 科技日报 | 预测蛋白质序列的新AI模型 热度 267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价格低廉的绷带,可利用电场促进慢性伤口的愈合。在动物实验中,使用这种电绷带治疗伤口比使用传统绷带愈合速度快30%。
2024年08月08日 科技日报 | 电绷带 水动力敷料 热度 366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曹世杰教授研究团队与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团队、英国萨里大学团队合作研究发现,通过邻近城市的农村土地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024年08月08日 科技日报 | 新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 热度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