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全球绿色转型的“生力军”。尽管太阳能电池板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它们并非尽善尽美。为此,科学家还在孜孜不倦探索新技术,力求使其更高效、更可靠。美国the cool down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列出了研究人员今年取得的五大极具发展潜力的太阳能创新技术突破。
2024年09月23日 科技日报 | 太阳能技术 热度 300
近日,苏州大学的王殳凹&王亚星及其研究小组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欧阳晓平等人合作并取得一项新进展。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研制出基于汇聚能量转换器的微核电池。
2024年09月20日 科学网 | 微核电池 能量转换器 热度 356
一个由美国和印度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神经形态硬件平台,创下了迄今最高能效纪录:4.1万亿次运算/秒/瓦!这一平台可显著提升人工智能(AI)驱动的计算应用程序的性能。
2024年09月20日 科技日报 | 类脑设备 运算能效 新纪录 热度 334
据微软官网日前宣布,该公司与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组成的联合团队展示了可靠量子计算能力:创建了12个高度可靠的逻辑量子比特,并演示了规模化计算。团队还使用逻辑量子比特结合人工智能(AI)和云端高性能计算,展示了首个端到端化学模拟,解决了实际化学难题。这些成就表明人们的量子计算研究翻开新篇章,可用于加速科学发现。
2024年09月20日 科技日报 | 可靠逻辑量子比特 规模化计算 热度 300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科学家携手,成功开发出一种新检测技术,能在单次检测中精准筛查出胚胎内所有已知的基因变异。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该技术更准确快捷,为那些有遗传疾病的父母诞下健康宝宝带来可能。
2024年09月19日 人民网 | 新技术 一次性 胚胎 基因变异 热度 307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这些数据被整合成一个强大的交互式可视化网络工具,名为“连接组学”。这一工具有助于研究人体复杂的分子构成,发现与各种疾病相关的潜在特征。相关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
2024年09月19日 科技日报 | 人体分子图谱 热度 321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款超薄二维(2D)表面,能对卫星最常用的电磁波进行操纵和转换。
2024年09月18日 科技日报 | 超薄二维(2D)表面 热度 318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共同开发出一种“人造肌肉”驱动机器腿,其不仅比传统机器腿更节能,而且可进行高跳、快速移动、检测和应对障碍物,完成这些任务都不需要复杂的传感器。
2024年09月18日 腾讯网 | 新型 “肌肉”驱动机器腿 能走会跳 热度 305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1981年,全球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在美国被发现。随后,无数科学家投身于人类与艾滋病之间的鏖战,殚精竭虑打造出各种“利器”——鸡尾酒疗法、干细胞移植、疫苗预防等,为防治该疾病奠定了坚实基础。据英国《自然》网站近日报道,尽管艾滋病治疗领域好消息不断,但大多数疗法只能抑制HIV在人体内的复制,而无法将其彻底清除,因为HIV能将自身基因组整合到宿主DNA内。人类离真正治愈艾滋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4年09月18日 科技日报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热度 447
近日,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共同完成的论文——《大规模多智能体系统的高效强化学习》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机器智能》上发表。这一成果首次在大规模多智能体系统中实现高效去中心化协同决策,有利于提升人工智能决策算法的扩展性和适用性。
2024年09月14日 科技日报 | 人工智能决策算法 热度 346
一项针对罕见遗传性眼疾患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视力得到显著改善,光敏感度甚至达到了原来的100倍。这项试验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领导,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
2024年09月12日 科技日报 | 基因治疗 视网膜光敏感度 热度 269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在“无质量储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碳纤维结构电池。这种电池可以将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减半,使手机像信用卡一样薄,或者将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提高70%。
2024年09月12日 科技日报 | 多功能 碳纤维结构 电池 热度 314
来自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生物机器人研究所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安装在截肢者残臂和机械手之间的全新接口,可解码运动意图。该接口与机械手集成后,已在第一位患者身上成功进行了测试,让患者能像运用自己的手那样操控机械手。这一成果是科学家为彻底改变假肢未来发展而进行的一项前沿探索,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上。
2024年09月12日 科技日报 | 残臂 机械手 全新接口 热度 443
受动物界视觉超能力的启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超薄光学元件——超表面。
2024年09月11日 科技日报 | 超薄光学元件 神经网络 热度 396
德国“3D物质定制”卓越集群、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海德堡大学有机体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学中心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分子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特定折叠的DNA制成的微珠,在组织结构内释放生长因子或其他信号分子,从而精确影响类器官的发育。利用这一技术可培育出更复杂的类器官,更好地模仿人体组织,呈现更真实的细胞组合。
2024年09月11日 新浪财经 | 分子工程 新技术 复杂类器官 热度 308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工艺,让镍钛合金“变身”为一种超坚固弹性材料。这种材料的坚固程度与钢相当,延展性却是钢的20倍,有望用于制造可变形机翼。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
2024年09月11日 科技日报 | 镍钛合金 超坚固弹性材料 热度 307
美国陆军正致力于研制一种名为“自主设备净化系统”的军用机器人,其能利用摄像头和移动平台,识别污染区域并进行清洁。该系统有望替代士兵清洁受生化污染的车辆,保障他们的安全。
2024年09月10日 科技日报 | 自主设备净化系统 热度 323
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及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据介绍,本次研究成功研发出一种可规模生产的奇异金属,它既能像超高强度钢一样“强”,又能像高分子材料一样“柔顺”。
2024年09月10日 人民网 | “既强且柔” 奇异金属 热度 529
总部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多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种蛋白含量近16%的低升糖指数(GI)水稻品种。研究团队还借助遗传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精确锁定了赋予水稻低GI和高蛋白含量优异特性的基因和生物标记物。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2024年09月10日 科技日报 | 低升糖指数(GI)水稻品种 热度 293
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联合成立的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JILA)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展示了核钟的关键技术。
2024年09月09日 科技日报 | 核钟 关键技术 热度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