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我科学家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厘清了准确的火山喷发年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地科学卓越研究中心博士后陈宣谕、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与英国学者合作,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厘清了两大火山灰的火山喷发年龄,在年轻火山喷发定年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第四纪地质年代学》。

2021年10月21日 科学网   |   贝叶斯分析 热度 890

新型催化剂 为氢能开发提供新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玉院士团队李保强教授课题组与浙江农林大学孙庆丰教授、李彩彩副教授等人首次将钌(Ru)与富含空位的碳点(CDs)结合,构建了钌/富空位碳点电催化剂(Ru@CDs),并揭示了强电子结合提高电催化析氢活性机制。该材料有效地拓宽了碳点的应用范围,为新型高效析氢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021年10月21日 科技日报   |   新型高效析氢电催化剂 钌/富空位碳点电催化剂(Ru@CDs) 热度 759

突破能效瓶颈!新技术可探测硅太阳能电池中的光诱导降解

来自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和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SM)的科学家们披露了一项新进展:他们正应用一种新技术,来探测硅太阳能电池中的光诱导降解(LID)。

2021年10月20日 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   能效 新技术 硅太阳能电池 光诱导 热度 833

西班牙科学家通过大脑植入电极技术让一名盲人成功识别形状和文字

根据西班牙《国家报》当地时间10月19日的报道,一项为盲人恢复部分视力的系统实验近日在一名57岁的西班牙盲人妇女身上取得成效。借助这一系统,这名妇女能够识别物体形状和部分文字。

2021年10月20日 科学网   |   微型电极板 人造视网膜 热度 726

治疗慢性牙周炎 又添“抗菌新武器”

在流行病学上,牙周炎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泛的慢性病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水林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二维卟啉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纳米片,并通过掺入聚乙二醇基质得到一种可注射软膏黏附于病灶处,利用光动力加离子疗法治疗牙周炎,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刊》上。

2021年10月20日 科技日报   |   慢性牙周炎 二维卟啉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纳米片 热度 718

3D打印,助力生物材料发展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科学家们又利用3D技术将活的微生物以可控的模式进行打印。具体来说,研究人员通过一种利用光和细菌注入的树脂来生产3D图案,成功打印出类似于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群落薄层的人工生物膜。未来,研究人员期望开发出更复杂的3D晶格,创造具有更好打印和生物性能的新生物树脂。

2021年10月19日 OFweek3D打印网    |   3D打印 生物材料 热度 690

新型芯片实现两种通信网络纠缠:量子计算提速几个数量级!

新型芯片实现两种通信网络纠缠:量子计算提速几个数量级!它还具有很高的抗光学损伤能力。

2021年10月19日 OFweek光通讯网   |   新型芯片 通信网络纠缠 量子计算 热度 768

迄今最低温度在实验室测得

德国科学家最近打破了实验室测量到的最低温度纪录!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14日报道,他们让磁化气体从120米高的塔上落下,测得其温度仅比绝对零度(-273.15℃)高38万亿分之一摄氏度。

2021年10月19日 科技日报   |   最低温度纪录 热度 752

新技术识别大脑“指纹”只需100秒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大脑“指纹”,而且该指纹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他们的新技术只需1分40秒就可识别大脑“指纹”。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2021年10月19日 科技日报   |   大脑“指纹” 网络神经科学 热度 741

美研究团队开发出可集成在芯片上的智能光脉冲“整形器”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INRS) Roberto Morandotti教授团队的博士生班奈特·费舍尔(Bennet Fischer)和博士后研究员马里奥·开姆尼茨(Mario Chemnitz)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种集成在芯片上的智能光脉冲整形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最终有望提供一种现成的小型设备。

2021年10月18日 OFweek光学网   |   芯片 智能光脉冲“整形器” 热度 762

蛋白质、基因组与人类疾病有了关联图

据《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将人体血液中的数千种蛋白质数据与遗传数据相结合,绘出了蛋白质、基因组与人类疾病的网络关系图,显示了影响这些蛋白质的遗传差异如何将多种多样的相关疾病联系在一起。

2021年10月18日 科技日报   |   蛋白质 基因组 关联图 热度 820

科学家开发出能够进行精确基因组删除的新工具

美国华盛顿大学Jay Shendure、Junhong Choi等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能够进行精确基因组删除的新工具。这一研究成果于2021年10月1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

2021年10月18日 科学网   |   精确基因组删除 DNA链 热度 847

新方法能减轻抗生素治疗副作用

近日,德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分析了144 种抗生素对人体常见的肠道细菌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用于减轻抗生素治疗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负面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杂志上。

2021年10月15日 科学网   |   抗生素 热度 745

里程碑!新方法让激光束在真空中可见,可精准捕获和操纵单个原子

近日德国波恩大学物理学家们发现的一种新方法让激光束在真空中可见,可精准捕获和操纵单个原子,这是基于原子的量子计算和其他量子技术的关键一步。

2021年10月15日 OFweek激光网   |   新方法 激光束 单个原子 热度 1320

荧光染料混合物可保存数据数千年

在数字时代,每个字节的数据都需要到达指定位置,最好还能长期保存。但后者在现阶段仍是一个难题,因为数据存储系统保存时间通常不到20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家正试图通过一种类似于微小墨水滴的创新来解决这个难题。在《美国化学会中心科学》近日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的存储方法,使用7种市售荧光染料的混合物来保存数据文件。

2021年10月15日 科技日报   |   荧光染料混合物 数据存储 热度 819

新柔性压力传感器,为可穿戴设备发展提供动力

新柔性压力传感器,为可穿戴设备发展提供动力。

2021年10月14日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   新柔性压力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 动力 热度 813

中子“寿命”迄今最精确测量结果发布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日报道,一个国际物理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对中子的“寿命”开展了迄今最精确测量,精确度提高了两倍多,不确定性不足1/10,相关研究发表于13日的《物理评论快报》,有助揭示宇宙的演化历程并为发现新物理现象提供证据。

2021年10月14日 科技日报   |   中子“寿命” 精确测量 热度 785

华为云EIHealth助力医院发现肺癌靶向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

近日,华为云EIHealth助力医院发现肺癌靶向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10月13日 OFweek医疗科技网   |   华为云EIHealth 肺癌 靶向治疗 疗效预测标志物 热度 1141

“出生”即可工作 有触觉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来了

近日,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封伟研发了一种具备自主行动能力和触觉应变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在一次打印成型后即具有热致无约束滚动能力,无需任何其他后续加工程序。

2021年10月13日 科技日报   |   4D打印软体机器人 热度 689

神经调节可延长特定人群深部脑刺激的治疗效果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Aryn Gittis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特定人群的神经调节延长了深部脑刺激的治疗效果。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21年10月8日出版的《科学》上。

2021年10月12日 科学网   |   深部脑刺激 神经调节 热度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