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单生物分子的电化学发光成像

复旦大学江德臣团队报道了单生物分子的电化学发光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1年10月22日出版的《美国化学会杂志》。

2021年10月29日 科学网   |   单生物分子 电化学发光成像 热度 953

深圳研发自消杀抗新冠病毒材料有效率达99.69%

一种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光电新材料研发中心最新研发的“自消杀抗新冠病毒功能材料”,经深圳市P3实验室检测,对新冠病毒消杀有效率达到99.69%。这一“抗疫神器”,已经开始产业化。

2021年10月29日 腾讯科技网   |   自消杀 抗新冠病毒材料 99.69% 热度 808

“人工视觉脑”植入助盲人重现视觉

据最新一期《临床研究》期刊发表的研究摘要,美国和西班牙研究人员使用硬连线的假体成功地为一位失明16年的盲人女性创造了一种“人工视觉脑”,使其能够看到字母、辨别物体的边缘,甚至可以在实验中玩简单的电子游戏。

2021年10月29日 科技日报   |   “人工视觉脑” 热度 745

科学家设计无需电池的助听器 可自行发电

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无需电池的助听器 可自行发电,这为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2021年10月28日 腾讯科技网   |   助听器 自行发电 电池 热度 798

研究揭示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功能性单细胞基因组学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Jonathan S. Weissman与Marco Y. Hein合作揭示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功能性单细胞基因组学。该研究于2021年10月2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

2021年10月28日 科学网   |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细胞基因组学 热度 801

碳纳米管传感器可快速检测新冠病毒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使用专门的碳纳米管设计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可在没有任何抗体的情况下检测新冠病毒,并在几分钟内给出结果。新传感器基于可快速准确诊断的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冠疫情,还适用于未来的流行病。

2021年10月28日 科技日报   |   碳纳米管传感器 新冠病毒检测 热度 774

Lon蛋白酶完整三维结构获解析

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凯铭团队与合作者合作,解析出Lon蛋白酶的完整三维结构并揭示其底物识别与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发表在期刊《生物化学杂志》和《科学进展》上。

2021年10月27日 科学网   |   三维结构 蛋白酶 热度 796

113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与国内团队合作,发展了量子光源受激放大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构建了113个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并实现了相位可编程功能,完成了对用于演示“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相关成果论文于2021年10月26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2021年10月27日 科技日报   |   “九章二号” 113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热度 830

研究开发一种可激活的近红外荧光探针

南京大学叶德举团队开发了一种可激活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靶向磷脂酰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急性肾损伤活体成像。

2021年10月26日 科学网   |   近红外荧光探针 热度 801

研究揭示细菌对噬菌体耐药的机制

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快速进化周转诱导细菌对噬菌体的耐药性,这一成果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rtin F. Polz和法国索邦大学Frédérique Le Roux研究小组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

2021年10月26日 科学网   |   噬菌体 耐药性 热度 824

日本广岛大学打造“黑洞激光器”量子电路,可研究模拟霍金辐射

日本广岛大学打造“黑洞激光器”量子电路,可研究模拟霍金辐射。希望未来利用霍金辐射开发这种系统,用于不同时空之间的量子通信。

2021年10月26日 OFweek激光网   |   日本广岛大学 “黑洞激光器” 量子电路 霍金辐射 热度 782

新隔离器能有效降低光子能力损耗

近日,从光子的独特性质出发,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研究团队用铌酸锂制造了 780nm / 1550nm 波长的片上隔光器。测量结果表明,其隔离方法优于此前所有片上替代方案,且针对原子基传感器的兼容性实施了优化。能有效降低光子能力损耗。

2021年10月26日 OFweek光学网   |   新隔离器 光子能力 损耗 热度 726

活大肠杆菌迄今最清晰结构图发布

许多细菌的外膜是抵抗抗生素的强大屏障,是细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因素。据25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研究人员记录了有史以来最清晰的活细菌图像,揭示了其外膜的结构。

2021年10月26日 科技日报   |   活大肠杆菌 清晰结构图 热度 736

世界首例猪肾脏移植人体获成功

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移植外科Montgomery教授团队,10月19日,宣告世界首例猪肾脏移植人体手术成功,该实验成果震动全球。

2021年10月25日 OFweek医疗科技网    |   世界首例 猪肾脏 移植人体 成功 热度 779

科学家找到调控中枢神经的全新信号接收器

研究团队历时4年,发现了骨钙素(OCN)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关键调节作用,并首次界定了介导骨钙素这一新中枢功能的全新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R37)。

2021年10月25日 科学网   |   中枢神经 热度 693

人工分子机器实现主动吸附

由美国西北大学化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表面科学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出一种名为机械吸附的新吸附机制。研究表明,人工分子机器可实现主动吸附。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1日《科学》杂志上。

2021年10月25日 科技日报   |   人工分子机器 主动吸附 热度 789

利用单细胞测序解析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团队与南京鼓楼医院教授胡娅莉团队,首次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对早孕及中孕时期的人胚胎脊髓进行了分析。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刊EMBO Reports。

2021年10月22日 科学网   |   单细胞转录组技术 人胚胎脊髓 热度 802

超分子水凝胶或让未来“硬盘”变“软”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吉晓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唐本忠团队合作,研发出一种能实现信息大量存储的超分子水凝胶。该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储存材料,有望突破信息码存储信息单一的瓶颈,可以像硬盘一样存储大容量信息。相关论文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2021年10月22日 科技日报   |   水凝胶 新型信息储存材料 热度 778

新型光子芯片诞生,有望成为量子器件小型化的关键突破口

近期,IQUIST成员Gaurav Bahl和他的研究小组宣布成功设计出一个简单、紧凑的光子电路,使用声波来控制光。这项新研究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上,展示了一种分离或控制光方向的强大方法。有望成为量子器件小型化的关键突破口

2021年10月22日 OFweek光学网    |   新型光子芯片 量子器件 小型化 热度 851

我国研发出新冠快速筛查技术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要茂盛教授团队与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团队合作,集成呼出气采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检测和机器学习模型,研发出了新冠感染的无创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合指纹筛查系统,该系统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2021年10月21日 OFweek医疗科技网   |   新冠 快速筛查技术 热度 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