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HIV感染抑制剂可提供长期保护

据英国《自然》杂志8日发表的一项病毒学研究,美国哈佛医学院科学家描述了一种HIV感染抑制剂,能够通过一次注射为恒河猴提供长期保护,避免其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HIV)。这类抗病毒药有望改进预防手段以减少HIV传播,但还需临床试验评估这类抑制剂对人类的有效性。

2021年12月09日 科技日报   |   HIV感染抑制剂 长期保护 热度 554

澳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激光熔覆技术,可实现偏远地区铁轨大规模修复

来自莫纳什大学和澳大利亚核科学技术组织(ANSTO)的研究人员与铁路技术研究所(IRT)和商业公司硬铬工程公司的工程师合作,开发了一种可靠、高效的激光熔覆修复技术。

2021年12月08日 OFweek激光网   |   新型 激光熔覆技术 热度 626

人类记忆形成机制最清晰证据发现

据近日发表在《神经影像》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确定了103个记忆敏感神经元的特征,这些神经元在大脑回忆记忆的方式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为大脑疾病和损伤开发新疗法,使患有创伤性脑损伤、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的人受益。

2021年12月08日 科技日报   |   创伤性脑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 人类记忆形成机制 热度 576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发现一种可强效清除衰老细胞的天然有效成分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在线发表题为“The flavonoid procyanidin C1 has senotherapeutic activity and increases lifespan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发现,有效成分原花青素家族成员C1(PCC1)是高度具有医学转化价值的新一代抗衰老药物。

2021年12月08日 科学网   |   抗衰老药物 热度 613

专家成功开发高稳定性人工合成抗体药物平台

中国专家成功开发出新一代高稳定性人工合成抗体药物平台,并针对眼科常见病角膜新生血管病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病成功改造出有效抗体药物。

2021年12月08日 科学网   |   高稳定性人工合成抗体药物平台 热度 559

中科院机构发布量子计算硬件系统远程控制指令集 实现“云端”量子编程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量子计算云平台2日晚公开发布了用于量子计算物理系统远程调控的指令集QCIS,这意味着云平台将支持用户远程调用其开放接口,在真实量子计算原型机上进行“云端”量子编程实验。

2021年12月07日 科学网   |   量子计算物理系统远程调控的指令集QCIS 热度 529

研究发现:西地那非有助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发现:西地那非有助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1年12月07日 OFweek医疗科技网   |   西地那非 阿尔茨海默病 热度 810

“年轻血液”中促肌肉再生的介质确定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确定了使小鼠肌肉年轻化的一种重要介质,这是理解肌肉再生能力为何会减弱的重要进展,有望促进人体的肌肉再生疗法。

2021年12月07日 科技日报    |   肌肉再生的介质 肌肉受损 热度 545

KIT新方法助力激光3D打印机实现小“身材”、低成本

KIT团队和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方法,实现了让激光3D打印设备也能拥有小“身材”的效果。这一突破,有望普及到更广泛的群体当中。

2021年12月06日 OFweek激光网   |   KIT新方法 激光3D打印机 小“身材”、低成本 热度 634

我学者在5G网络安全 核心协议研究中取得突破

该所研究人员在5G网络安全核心协议——5G认证密钥协商协议(5G-AKA)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密钥封装机制的隐私保护5G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设计方法——5G-AKA’,以标准兼容的方式解决了当前3GPP 5G-AKA标准存在链接攻击这一隐私安全公开问题,能够为移动通信用户的安全接入提供新一代核心技术。

2021年12月06日 科技日报   |   5G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热度 1275

首个番茄单倍体诱导系创建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绍江领衔的国内外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英文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首次建立了番茄单倍体诱导系统,为创建单双子叶作物通用的跨物种单倍体快速育种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2021年12月06日 科技日报   |   番茄单倍体诱导系统 热度 1242

奥密克戎毒株或含感冒病毒基因片段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有至少一处变异由一种特殊基因片段导致,而且这个基因片段存在于其他多种病毒中,包括一种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

2021年12月06日 科学网   |   基因片段 奥密克戎毒株 热度 1501

我国学者研制出可拓展成像质量的新型光学元件

近期该校张斗国教授研究组研制出一种基于光学薄膜的平面型显微成像元件,用于被测样本的载玻片,可在常规的明场光学显微镜上实现暗场显微成像和全内反射成像,获取高对比度的光学显微图像。

2021年12月06日 科学网   |   光学显微图像 热度 1636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水凝胶生物材料:可修复心脏、肌肉和声带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水凝胶生物材料:可修复心脏、肌肉和声带.

2021年12月03日 腾讯网   |   新型水凝胶 生物材料 心脏、肌肉和声带 热度 1236

量子技术改变世界的四种方式

不同于电子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单元比特只能是0或1,量子比特可以同时是0和1,所以量子计算机性能更强大,且增加量子比特数可使其性能呈指数级提升,这也是量子计算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重要原因之一。西班牙著名物理学家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指出,量子计算机领域的进步为金融、医药等领域的革新提供了一片充满可能性的蓝海。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为我们列出了量子计算机改变世界的4种方式。

2021年12月03日 科技日报   |   量子计算机 改变世界 热度 1325

超快激光3D打印精细复杂半导体微纳结构新突破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熊伟教授团队在超快激光3D打印精细复杂半导体微纳结构实现新突破:该研究为制备多种功能材料如复合金属氧化物甚至金属微纳结构开辟了一条道路,有望促进微纳光子学、电子学、MEMS、储能等领域的3D集成功能器件的发展。

2021年12月02日 OFweek激光网   |   超快激光3D打印 半导体微纳结构 新突破 热度 1206

仿生蛛网打造新型室温微芯片传感器

受自然界蜘蛛网启发,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将纳米技术和机器学习相结合,成功设计出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极为精确的微芯片传感器——“蛛网纳米机械谐振器”。该设备属于迄今世界上最精确的传感器之一,能在与日常噪声极端隔离的情况下振动,表现出超过10亿的机械品质因数,是量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结合的典范。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对引力和暗物质研究以及量子互联网、导航和传感领域都有重大意义。

2021年12月02日 科技日报   |   蛛网纳米机械谐振器 微芯片传感器 热度 1188

迄今为止最精确的质子质量值有了!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原子物理学家Edmund Myers和David Fink将两个离子限制在一个电磁陷阱中,让它们连续转动数周,并以极高的精度比较它们的质量。随后,他们得出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质子质量估计:1.007276466574±10-12 amu(原子质量单位)。

2021年12月02日 科学网   |   质子质量 电磁陷阱 热度 1209

中国专家新发现:经典降压药或成对抗“超级细菌”新“武器”

中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典降压药非洛地平有效解决骨关节术后植入物耐药菌生物膜感染。这一研究发现可为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1年12月01日 科学网   |   超级细菌 热度 815

研究发现金刚石新形态——次晶态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形态的金刚石—次晶金刚石,该物质不仅在结构拓扑上链接了非晶态和晶态,还显示出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对于揭示非晶材料复杂的结构本质具有深远意义。

2021年12月01日 OFweek新材料网   |   金刚石 新形态 次晶态 热度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