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开源项目绘制脊髓损伤超清生物学图谱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在脊髓损伤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通过开源项目Tabulae Paralytica,团队将尖端的细胞和分子图谱技术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绘制出了脊髓损伤后每个细胞中展开的复杂分子过程。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其不仅确定了一组在康复中起关键作用的特定神经元和基因,还为新疗法铺平了道路。

2024年07月08日 科技日报   |   开源项目 脊髓损伤 生物学图谱 热度 288

科学家成功解码“材料基因组”

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团队报告了一种解码“材料基因组”的新方法。该方法能检测晶体材料原子级结构的微小变化,提高了人们理解材料特性和行为基本起源的能力。

2024年07月08日 科技日报   |   “材料基因组” 晶体材料原子级结构 热度 197

神奇的电/热致变色荧光纤维

一种新型的电/热致变色荧光纤维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种纤维由成纤聚合物、荧光染料和相变材料组成。它的制备方法独特,首先将荧光染料和熔融态的相变材料混合,然后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形成乳液。接着,将乳液与成纤聚合物水溶液混合,得到纺丝液,最后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成纤维。

2024年07月05日 前沿科普中国网   |   神奇 电/热 变色荧光纤维 热度 580

我国学者制备出超强韧3D打印弹性材料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谢涛教授、吴晶军研究员团队设计出一种新型光敏树脂,并用它通过3D打印做出能拉伸到自身长度9倍以上、凭借直径1毫米的“身躯”提起10公斤物件的“超级橡皮筋”。

2024年07月05日 科技日报   |   光敏树脂 3D打印技术 热度 373

飞行中分辨率最高伽马射线传感器制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8日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表示,该机构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在太空飞行中分辨率最高的伽马射线传感器——高纯度锗(HPGe)伽马射线传感器。这一创新性技术将极大地提升科学家对小行星等天体的研究和探测能力。

2024年07月05日 科技日报   |   伽马射线传感器 热度 234

AI系统绘出“多彩”大脑布线图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工具——QDyeFinder,其可从小鼠大脑的图像中自动识别和重建单个神经元。该过程涉及使用超多色标记协议去标记神经元,然后让AI通过匹配相似的颜色组合自动识别神经元的结构。

2024年07月04日 科技日报   |   QDyeFinder 识别神经元 热度 297

联合疗法可增强免疫治疗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一种领先的癌症免疫治疗药物,但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对其有反应。在两项独立的临床研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团队发现,添加janus激酶(JAK)抑制剂改善了癌症患者对ICI疗法的反应。

2024年07月04日 科技日报   |   联合疗法 免疫治疗反应 热度 229

超快网络流算法问世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超快算法,即网络流算法。该算法成功解决了在网络中实现最大流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传输成本的问题。

2024年07月03日 科技日报   |   网络流算法 热度 279

柔软弹性电极可用电信号模拟触觉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科学家领导的小组开发出一款柔软且有弹性的电子设备。当佩戴在皮肤上时,这款设备能模拟皮肤上感受到的压力或振动。最新研究为开发用于虚拟现实、医疗假肢和可穿戴技术等应用的先进触觉设备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

2024年07月03日 科技日报   |   柔软弹性电极电信号 模拟触觉 热度 236

飞行中分辨率最高伽马射线传感器制成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表示,该机构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在太空飞行中分辨率最高的伽马射线传感器——高纯度锗(HPGe)伽马射线传感器。这一创新性技术将极大地提升科学家对小行星等天体的研究和探测能力。

2024年07月02日 科技日报   |   飞行 分辨率 伽马射线 传感器 热度 184

神经义肢接口让患者恢复“仿生行走”

《自然·医学》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神经义肢接口的最新突破,其能让仿生腿完全响应人体神经系统,在临床试验中,改善了截肢人士的行走控制,让他们恢复了“仿生行走”。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只恢复部分神经信号传导,或也足以实现神经义肢功能的临床相关改善。

2024年07月02日 科技日报   |   神经义肢接口 仿生行走 热度 206

标准商用光纤数据传输创纪录

由日本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NICT)光子网络实验室领导的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构建了第一个覆盖标准光纤低损耗窗口所有传输频带的光传输系统,

2024年07月01日 科技日报   |   光传输系统 标准光纤 热度 216

压力和衰老造成的肝损伤有望修复

美国杜克大学团队利用小鼠和人类肝组织开展实验,确定了衰老过程如何促使这些组织内的某些肝细胞死亡。随后,他们利用药物成功逆转了肝脏的衰老过程。这一研究结果有望使数百万肝损伤患者受益。

2024年07月01日 网易   |   压力和衰老 肝损伤 修复 热度 197

神经元新计算模型或产生更强大AI

几乎所有支持现代人工智能(AI)工具的神经网络都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的活体神经元计算模型。但美国西蒙斯基金会熨斗研究所计算神经科学中心(CCN)开发的新模型表明,这种已有数十年历史的近似模型,并未捕捉到真实神经元所拥有的所有计算能力,并且这种较旧的模型可能会阻碍AI的发展。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2024年07月01日 科技日报   |   神经元新计算模型 热度 202

骨髓转化白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这一发现标志着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为脊髓、视神经或脑损伤相关疾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新疗法。

2024年06月28日 科技日报   |   骨髓 白细胞 神经纤维 再生 热度 214

首台实用型芯片级钛宝石激光器问世

据26日《自然》杂志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在芯片上制造出一种钛宝石激光器。与目前的任何其他钛蓝宝石激光器相比,这一原型机的体积缩小了4个数量级(即原来的万分之一),成本降低了3个数量级(即原先的千分之一)。无论在规模效率方面,还是在成本方面,这一成果都是一次巨大进步。

2024年06月28日 科技日报   |   钛宝石激光器 热度 189

“RNA桥”实现下一代基因组设计

《自然》26日再次公布两篇论文,描述了一种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这种技术利用RNA作为引导,能在用户指定的基因组位点插入、倒置或删除长DNA序列,实现了对基本DNA的单步重排,是一种更简易的基因组编辑方法。

2024年06月27日 科技日报   |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 热度 226

俄开发出“脉冲-M”机器人

俄已开发出名为“脉冲-M”履带平台的万能战斗机器人,并计划近期进行测试。“脉冲-M”系统实现了多种人机通信方式,在对方电子战系统开机条件下,能确保高抗干扰性。人工智能技术和视觉系统使其能在与操作员通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下也能自主返回基地。

2024年06月27日 科技日报   |   俄开发出“脉冲-M”机器人 热度 270

新平台可绘制亚细胞精度的组织3D图

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中心尼古拉斯·拉杰斯基实验室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Open-ST的空间转录平台,能以三维(3D)方式重建患者组织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并以亚细胞精度绘制出组织样本的分子图谱。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细胞》杂志上。

2024年06月27日 科技日报   |   Open-ST的空间转录平台 热度 239

新型组合食品实现“米肉合一”

记者23日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获悉,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未来食品研究团队成功研发鸡肉、猪肉系列米制品——鸡肉米、猪肉米系列食品。

2024年06月25日 科技日报   |   新型组合食品 “米肉合一” 热度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