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由其自主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26.12%(孔径面积1337.4平方厘米),标志着中国华能在钙钛矿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
2024年12月11日 科技日报 | 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 热度 313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这种量子纠错功能被认为是实现未来量子计算实际应用的必要条件。该芯片的性能扩展后,或能推动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的运算要求。
2024年12月11日 科技日报 | 量子芯片纠错能力 热度 274
重庆三丰玻璃有限公司药包材玻璃窑炉气改电项目已全面完成。该项目应用了国内首创的一炉三线钠钙有色玻璃全电熔炉技术。
2024年12月10日 科技日报 | 全电熔炉技术 热度 221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奈30-1井”实施快速试油工艺技术,实现了油压2.1兆帕、套压1.5兆帕、日产液31立方米。这标志着国内首创的“射孔—负压测试—气举排液—压裂四联作快速试油工艺技术”在辽河油田成功实施。
2024年12月10日 央广网 | 国内首创 快速试油技术 辽河油田 热度 216
12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忠伟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比能宽温域锂离子电池,成功适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设计的新型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并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空域顺利完成试飞。此次试飞展示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无人机动力电源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12月10日 科技日报 | 高比能宽温域锂离子电池 热度 265
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研究所牵头,自主研发的“基于数据驱动和因果分析的大电网稳定评估及决策技术”项目,在大电网稳定评估及决策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2024年12月09日 科技日报 | 大电网稳定评估 热度 272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布新版《中国CCUS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成果。该成果是对2011年、2019年两版路线图的更新,也是在“双碳”目标下,学界对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再定位、再评估、再预测。
2024年12月09日 科技日报 | 学界 碳 捕集利用 封存技术 新定位 热度 432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自组装电子元件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创建二极管和晶体管,为未来自行组装更复杂的电子设备铺平了道路,而这一切都不依赖于传统的计算机芯片制造工艺。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材料视野》杂志上。
2024年12月09日 科技日报 | 自组装电子元件技术 热度 481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官网4日报道,来自该校和英国原子能管理局的研究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碳-14钻石电池,这款电池有望为设备供电数年。
2024年12月06日 科技日报 | 碳-14钻石电池 热度 247
东京大学在内的日本研究团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体积小、性能稳定、精度超高,体积仅为250升的光晶格钟。
2024年12月06日 科技日报 | 紧凑型 高精度 光晶格钟 热度 270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步行机器人,能在可见光衍射极限下运行。它能够前往特定位置,如组织样本内,以普通显微镜无法做到的方式进行近距离成像。这是微型机器人技术与衍射光学成像技术“联姻”的产物。
2024年12月05日 新华网 | 光衍射 可运行 微型机器人 热度 228
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运动的有质量物体扰动周围时空而产生的“涟漪”。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却是探测宇宙中不发光物质的直接手段。据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官网3日报道,由该校天文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绘制出了迄今最详细的宇宙引力波图谱,有助进一步揭示宇宙隐藏的黑洞和结构。
2024年12月05日 科技日报 | 宇宙引力波图谱 热度 263
《自然·医学》杂志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对一个被称为外侧下丘脑的区域进行深部脑刺激,能改善经受过脊髓损伤的人类和啮齿动物的行走能力并促进其康复。
2024年12月04日 科技日报 | 深部脑刺激 脊髓损伤 热度 233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恢复四肢缺失或瘫痪人士的行动能力,然而,现有的仿生肢体并非尽善尽美。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师罗伯特·冈特表示,要想真正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关键在于恢复他们对触觉和温度的感知功能。
2024年12月04日 新华网 | 仿生肢体 患者 真实 感知能力 热度 292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团队首次发明了一种液体电子文身墨水,医生可将其打印在患者头皮上,作为传感器以测量大脑活动。该研究可为目前监测脑电波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有望改进非侵入性脑机接口设备的设计方式并拓展其应用范围。相关论文2日刊发于《细胞生物材料》杂志上。
2024年12月04日 科技日报 | 液体电子文身墨水 热度 248
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
2024年12月03日 科技日报 | 3D打印 迄今最小 人体微血管 热度 219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创新的工具——由单一DNA分子折叠成的四指微型“手”。
2024年12月03日 科技日报 | 单一DNA分子 NanoGripper 热度 235
2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的论文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全集成光芯片。它能以光学方式执行深度神经网络所需的所有关键计算,为制造能实时学习的高速处理器打开了大门。
2024年12月03日 科技日报 | 全集成光芯片 热度 265
一种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作期间的注射疗法,其效果优于目前的类固醇片剂疗法,并可将后续治疗需求降低30%。11月27日发表在《柳叶刀·呼吸医学》上的这一研究成果,可能对全球数百万哮喘和COPD患者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2024年12月02日 新浪科技 | 注射疗法 类固醇 哮喘 热度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