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朗大学物理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观察到一种名为“分数激子”的新型量子粒子,既不属于玻色子,也不属于费米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粒子类型。这一发现或将极大拓展科学家对量子领域的认知。
2025年01月13日 科技日报 | 新型 准粒子 “分数激子” 发现 热度 229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年01月10日 科学网 | 阿基米德多面体 热度 223
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科研团队针对传统行业坡口切割中的痛点问题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依托在新材料和新工艺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通过3D视觉、运动控制、工艺数据库和算法等技术应用,开发出3D视觉零件坡口切割装备。
2025年01月10日 科技日报 | 3D视觉零件坡口智能切割装备开发成功 热度 17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年01月10日 科技日报 | 石墨烯制备新方法 热度 214
华南理工大学严克友教授团队成功在锂金属负极界面表面构建了同时具有高电子绝缘性、高离子电导率和高化学稳定的理想型固态电解质界面,提升了锂金属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2025年01月09日 科学网 | 锂金属电池 热度 274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陶瓷电熔炉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日前在我国首座国产化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冷台架上完成试验验证,并通过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了动力堆高放废液陶瓷电熔炉玻璃固化配方研制这一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陶瓷电熔炉玻璃固化技术国产化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零的突破。
2025年01月09日 科技日报 | 高放废液 玻璃固化配方 验收 热度 208
近年来,为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其中,前不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到,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在政策驱动下,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新设备、新产品。这些创新成果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小难题。
2025年01月09日 科技日报 | 《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 热度 19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雄飞团队揭示了生物迁徙与病毒传播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应对传染病的新策略:生物在进行有方向性的迁徙运动时会对病毒传播起到抑制作用。
2025年01月08日 科技日报 | 生物迁徙 病毒传播 关系揭示 热度 176
2024年12月9日,谷歌发布了他们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全新的量子计算芯片Willow,中文为柳树,芯片包含105个物理量子比特。利用这款芯片,他们实现了长寿命的逻辑量子比特,展示了量子纠错技术带来的显著效果,验证了量子纠错技术路线的正确。
2025年01月08日 中国科协科普部 | 谷歌量子计算 热度 336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VOC),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年01月07日 科学网 | 肺癌闻诊新技术 热度 192
东南大学教授梁戈玉、研究员陈早早团队整合心脏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优势,构建了心脏类器官芯片,为体外心脏毒性评估提供了新模型。
2025年01月07日 搜狐网 | “迷你心脏” 实时评估 微纳米塑料 毒性 热度 232
日前,日本大阪大学研究团队在全球首次使用人体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定向分化的角膜上皮细胞片,修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视力障碍患者的角膜,并计划于今年启动更大规模临床试验,以评估疗效。相关研究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上。同期,北京大学教授邓宏魁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报道利用化学重编程iPSC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成功治愈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成果,表明iPSC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2025年01月07日 科技日报 | iPSC技术 再生医学 热度 247
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凭借国产原创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开展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临床试验研究,成功实现了“脑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
2025年01月06日 科技日报 | 脑机接口 汉语 编解码 重大突破 热度 221
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仿生可降解复合薄膜,其高强度、高阻隔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为食品、药品等包装材料领域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5年01月06日 科学网 | 可降解复合薄膜 热度 230
记者5日获悉,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成功开发出新型高效催化剂——双原子铁催化剂。该催化剂在锌-空气电池中表现优异,性能超越贵金属铂。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2025年01月06日 科技日报 | 锌-空气电池 新型高效催化剂 热度 207
近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科研团队在电化学合成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2025年01月03日 科普中国 | 新型 氨合成装置 电化学 突破 热度 390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与杭州医学院团队合作研究发现,胱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和葡萄糖剥夺导致的双硫死亡过程中伴随显著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并且该过程与葡萄糖缺乏时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阻没有显著关联。
2025年01月03日 科学网 | 细胞死亡调控 肿瘤细胞 热度 240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白炽灯泡。凭借灯丝本身的精密设计,这款灯泡能够发出椭圆偏振光(扭曲光),且亮度比之前的方法亮100倍。这一新设计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基础物理的理解,并为机器人视觉系统和其他尖端技术应用铺平道路。
2025年01月03日 科技日报 | 新型白炽灯泡 热度 216
电磁波污染和热损伤对精密仪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构成了严重威胁。功能性气凝胶因其吸收电磁波和隔绝热量的特性,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优化这两种特性时常面临着一个以往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矛盾:热防护效果与材料厚度呈正相关,而电磁波吸收只能在特定厚度下达到最佳效果。因此,目前的研究难以同时实现电磁波吸收效率和热防护效果的平衡。
2025年01月02日 前沿科技网 | 动态电磁波 热防护 弹性碳气凝胶 热度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