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有望改变医学未来 美国《时代》周刊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目前全球很多科学家正在构建包括心脏等在内的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数字孪生体,这些模型可广泛应用于预测和预防疾病、测试疗法等多个方面,有望彻底改变未来医学的面貌,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医疗。
2023年04月17日 科技日报 | 数字孪生 医学 热度 1299
实现“室温超导”?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3月初,迪亚斯在美国物理年会的一场报告中宣布,在1GPa(约1万个标准大气压)下,实现了294K(21℃)的室温超导。是乌龙事件,还是迪亚斯团队确实摘下了“凝聚态物理学圣杯”?一切有待验证。但无论结果如何,都说明“室温超导”自带庞大“流量”,多年来,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孜孜以求,躬耕不辍。那么,“室温超导”究竟是什么?人类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2023年03月28日 科技日报 | 室温超导 热度 1619
人造神经成功“复制”大脑多感官整合功能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徐文涛教授团队受猕猴多感官整合与空间感知机制启发,开发了一种人造运动感知神经,在硬件层面上成功实现了大脑的多感官整合功能,获得了卓越的运动感知性能。
2023年03月21日 中新网 | 人造神经 大脑多感官 整合功能 热度 1615
震惊四座的GPT-4哪里强 当地时间14日,美国OpenAI公司宣布正式发布为ChatGPT提供支持的更强大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GPT-4。就在其发布后的第一天,GPT-4在早期测试和公司演示中就以起草诉讼书、通过标准化考试和根据手绘草图建立工作网站的能力震惊四座。
2023年03月20日 科技日报 | GPT-4 热度 1764
我国首款“量子芯片冰箱”问世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宣布我国首个可保存量子芯片的高真空存储箱研制成功,并已投入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使用,其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量子芯片冰箱”。
2023年03月16日 腾讯新闻 | “量子芯片冰箱” 热度 1800
刷屏的“室温超导”到底是个啥? 这几天,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事情的起源是,3月8日,《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迪亚斯团队的一篇论文,讲的是该团队合成了一种“镥-氢-氮”的三元化合物,能在近常压和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2天的时间里,围绕这一成果的消息和解读在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实现刷屏式“讨论”。
2023年03月13日 光明网 综合整理自中科院物理所、腾讯新闻、界面新闻等 | 室温超导 热度 1302
产学研融合,攻下抗抑郁原创药 烟台大学药学院教授田京伟发挥科研机制上的“先天优势”,攻下抗抑郁原创药,它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一类新药,是我国精神药物研发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23年02月20日 科技日报 | 产学研 抗抑郁原创药 热度 1232
ChatGPT爆火,国内研发进展如何? 有问必答,侃侃应对。这种神奇的人机互动体验,勾起人们绞尽脑汁向ChatGPT提问的热情,并为其带来惊人的用户量:该系统在两个多月前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今年1月便已达到1亿月活跃用户,用户增长速度堪称史无前例。
2023年02月10日 科技日报 | ChatGPT AI 热度 1229
《自然》:2023年有望改进科研的七大技术 从单分子蛋白质测序到体电子显微镜,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列出了有可能在2023年改进科学研究方式的七大技术。
2023年02月01日 科技日报 | 2023年有望改进科研的七大技术 热度 1278
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北京大学曹云龙所在团队开展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等10项研究进展入选。
2023年01月28日 科学网 | 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热度 1925
2023十大科技趋势发布 1月11日,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发布,生成式AI、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全新云计算体系架构等技术入选。“2023年,科技的走向依旧是世界各国的关注重点,各国在设立自己的科技战略目标外,还在潜心研究不同技术领域的科技趋势,通过科技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如此表示。
2023年01月12日 科技日报 | 2023十大科技趋势 达摩院 热度 2093
英《卫报》评出2022年十大科学进展 2022年已接近尾声,而科研成果却永不落幕。近日,英国《卫报》发布了由十位科学家选出的2022年度十项重大科学进展:从重返月球任务到快速充电电池技术突破,从推动全球平等获得早期天气预警到包容性科学的发展,成果涵盖了各个领域。其中,中国的吸入式新冠疫苗以及中国科学院马越等人利用AI发现抗生素两项成果入选。
2022年12月22日 科技日报 | 2022年十大科学进展 热度 1199
《自然》发布2022年重大新闻事件 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投入使用,到用人工智能(AI)预测蛋白质结构,再到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英国《自然》网站新闻编辑精选了一年来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代表了“2022年科学界的决定性时刻”。
2022年12月19日 科技日报 | 2022年重大新闻事件 热度 1245
《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突破 经过无数挫折、20年的发展、100亿美元的巨额花费以及150万公里的危险太空之旅,新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终于打开了它的金色红外眼,以令人惊叹的、前所未有的细节瞥见了宇宙以及它深不可测的过去。为了纪念这一壮举,美国《科学》杂志将JWST的飞行遴选为2022年科学突破之首。
2022年12月17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 | 《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突破 热度 1223
《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自然》本周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 10)榜单,榜单旨在评选十位在这一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自然》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表示:“在这充满危机和精彩发现的一年里,十位人物既有帮助我们探知宇宙最遥远存在的天文学家,也有在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中举足轻重的研究人员,还有突破器官移植局限的外科医生。”
2022年12月15日 科技日报 | 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热度 1020
《物理世界》公布2022年度十大突破 12月8日,英国《物理世界》杂志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突破,涵盖从量子、医学物理学、天文学到凝聚态物质等各个方面。这十项突破是由《物理世界》编辑小组从今年该杂志网站上发布的涵盖物理学所有领域的数百项研究中精选出来的。中国两个科学家团队因超冷多原子分子研究和未来半导体发现入选。
2022年12月13日 科技日报 | 《物理世界》 2022年度十大突破 热度 1099
《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力指数2022》首次发布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首次发布了《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力指数2022》报告。
2022年12月02日 科学网 | 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力指数2022 热度 1248
“2022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发布 在11月28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罗先刚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主席、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校长鲍勃·克莱恩教授共同揭晓“2022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以此研判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与挑战,为全球科研界的创新突破提供战略前瞻。
2022年11月29日 科技日报 | 2022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 热度 1148
“零添加”食品并非食品安全“优等生” 食品标签上声称“零添加”是生产厂家迎合消费者不喜欢食品添加剂心理的一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反而容易适得其反。除非刻意,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中很难做到,而且很多食品即使刻意也做不到,如豆腐制品、啤酒、可乐、口香糖、婴幼儿配方食品等。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本来起到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零添加”的食品绝不可能在安全性上变成“优等生”。
2022年11月28日 科技日报 | “零添加”食品 热度 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