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工智能(AI)强强联手的智能机器人,正以惊人的方式拓展人类能力的边界:它们既能胜任高危复杂的特殊任务,又能深入人类难以触及的极限环境。从养老院的温馨互动到考古现场的精细作业,从灾区的紧急救援到下水道的艰难排查……这些钢铁身影正在重塑人类的工作方式。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在近日的报道中,生动展现了机器人助力人类的八大精彩场景。
2025年08月13日 科技日报 | 智能机器人 应用场景 热度 12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导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近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截至目前,由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ISO国际标准已发布30项,发布和在研标准总数累计达38项。
2025年08月12日 科技日报 | 航天领域 两项 国际标准 热度 128
协作机器人成艾灸“行家里手”,迅速完成穴位定位;智能管道爬行打磨机器人钻入直径仅1米的管道,作业不用再担心有毒气体……在日前举行的2025 SIA上海国际智能工厂展上,各类机器人大显神通。 在以“数智赋能·智造未来”为主题的本届展会上,1000多家企业携各式协作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亮相,共同探索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生产场景中的智能化应用,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
2025年08月11日 科技日报 | 2025 SIA上海国际智能工厂展 国产机器人 热度 137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因魔剪”(CRISPR)新技术,可将RNA运输到神经元内特定位置,在那里它可以“重整旗鼓”,修复甚至再生细胞的部分区域。这项工作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支持,为被称为空间RNA医学的新型疗法奠定了基础。
2025年07月24日 科技日报 | 空间RNA医学 热度 417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近期正式发布。这也是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领域首项国际标准。
2025年07月18日 科技日报 | 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材料 国际标准 热度 379
7月9日,飞书发布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将AI应用分为4个等级:M1概念验证,只做内部演示,不对外发布;M2早期试用,给愿意尝鲜的用户用;M3成熟应用,可以大规模使用;M4完全成熟,在适合的任何场景都可使用。同时,飞书还发布了“知识问答”“AI会议”“飞书妙搭”等多款AI新产品。
2025年07月14日 科技日报 | AI应用 成熟度模型 热度 406
据世界经济论坛网站6月24日报道,在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这十大技术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取得实效,助力人类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
2025年06月27日 科技日报 | 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 热度 494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全球仍有45亿人难以获得基础医疗服务,AI技术其实可以成为缩小这一医疗鸿沟的关键力量。这份报告特别强调,医疗AI化绝非简单引入智能工具,而是要对传统医疗模式进行革命性重构。当前,医疗AI市场正以破竹之势生长,其规模今年预计突破27亿美元,到2034年更将攀升至170亿美元。在这场变革中,AI正在四大核心领域重塑着现代医疗的格局。
2025年06月11日 科技日报 | AI 现代医疗方式 热度 552
科学政策研究者怀揣着一个忧虑,那就是重大科学突破是否正变得愈发难以实现?英国《自然》杂志在5月24日的报道中指出,学界对“颠覆性创新”的界定与评估标准仍存分歧,科学发现难度递增的趋势或已显现。因为在创新之路上,科学家正面临多重桎梏:繁琐的行政事务、庞杂的知识体系,以及有限且易消耗的注意力。这些因素交织,将对创新思维产生影响。
2025年05月28日 科技日报 | 颠覆性创新 热度 626
“微塑料入侵人体”的新闻频繁登上热搜,公众的焦虑似乎与日俱增:我们是否正在被塑料无声地吞噬?塑料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可几十年后,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又让其成为全球公敌。联合国多次就全球的塑料污染问题做出决议,但时至今日,治理白色污染依然是人类面临的一道共同难题。遗憾的是,在塑料污染治理领域,旧题未解,又增新题。
2025年05月16日 科技日报 | 微塑料 热度 708
智能眼镜集成了先进的计算与显示技术,不仅能通过透明显示屏将信息投射至用户视野,还能借助摄像头、传感器等组件感知外部环境,并通过语音指令、触控操作甚至眼球追踪实现人机交互。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近日刊文指出,在人工智能(AI)、显示技术及微型化技术突破的加持下,智能眼镜已从充满未来感的概念构想,蜕变为快速迭代的真实产品。它正以颠覆性的姿态重塑人机交互模式,有望在个人计算机领域掀起新变革。
2025年04月30日 | 智能眼镜 人机交互 热度 604
想象一下,潜艇无需浮出水面即可重新定位并保持准确航向;飞机不受GPS信号中断的影响,安全且精准地在天空翱翔;应急响应人员在烟雾弥漫的建筑物或地下隧道中精准定位每个生命迹象;自动驾驶汽车游刃有余地穿梭于钢铁丛林间……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近日报道,上述看似科幻的场景,有望在方兴未艾的量子传感器技术的催化下变为现实。量子传感器将开启导航新时代,不仅能引导人们活动的轨迹,也在重构人们与世界的连接方式,拓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2025年04月21日 科技日报 | 量子传感器 热度 654
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在安徽省阜阳市发布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标志着钠离子电池正式在商用车上应用。
2025年04月15日 科技日报 | 全球首个 钠离子电池 商用车 解决方案 热度 638
被誉为“科学界奥斯卡奖”的“科学突破奖”2025年度获奖名单4月5日在美国洛杉矶揭晓,多位在基因编辑、人类疾病、宇宙基本粒子及基本数学原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科学家受到表彰。 “科学突破奖”官网称,该奖旨在表彰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让其接受英雄般的礼遇,并激励下一代科学家。自2012年首次颁奖以来,“科学突破奖”以奖金额高、颁奖礼星光熠熠而闻名遐迩。它不仅让无数科学家名声大噪,也让科学和创新以一种更加绚丽夺目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年04月10日 科技日报 | 2025年度“科学突破奖” 热度 502
全球首个1型糖尿病专病大模型日前在安徽医科大学“西递科学论坛”上发布。该成果由安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翁建平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产学研机构协同攻关。
2025年04月07日 科技日报 | 全球首个 1型糖尿病 专病大模型 热度 526
在3月31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报告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领先国家科技创新优势突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10位,接近欧洲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2025年04月01日 科技日报 |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 热度 419
在全球惊叹中国非对称创新奇迹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就人工智能(AI)技术和产业自主可持续发展而言,我国仍未摆脱对高端乃至“缩水版”智算芯片等物理器件的依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外部环境可能更趋恶劣,封锁遏制常态化、供应链不确定性等挑战难以回避。我国亟需在智能算力层面实现“DeepSeek式突围”,用超限创新解耦当前硬件算力提升与制程工艺进步强绑定的关系。
2025年03月31日 科技日报 | 晶上生成式变结构计算 “制程工艺茧房” 热度 281
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
2025年03月26日 科技日报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热度 203
今年初,DeepSeek大模型因成本低、性能佳爆火,掀起各行各业“接入潮”。DeepSeek赋予人工智能应用深度思考能力,让其能更好理解并满足用户需求。3月初,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蝴蝶效应发布AI Agent(智能体)——Manus,将其称为“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产品”。3月中旬,阿里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它旨在打造一个超级智能体,通过一个极简“AI超级框”,一站式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何为智能体?它为何在今年多点开花?对于AI行业来说,智能体意味着什么,又将走向何方?
2025年03月24日 科技日报 | 热度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