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目前依旧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一大主要挑战。而据英国《自然·机器智能》杂志14日公开的一项人工智能研究,德国科学家团队描述了一种算法,有助于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安全。
2020年09月16日 科技日报 | 新算法 自动驾驶 安全 热度 713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国际首个集成化的多通道量子频率转换芯片。
2020年09月16日 科学网 | 量子频率转换芯片 差频转换实验 热度 99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木本资源发掘与农林复合系统构建团队许建初研究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发现了一种发光的真菌新物种。
2020年09月16日 科学网 | 发光真菌 萤光素酶 热度 807
国际研究小组发现,克思特光伏电池材料中存在的一些晶格缺陷可以提高效率,而不是降低效率。相信钾长石光伏电池将在未来十年内大规模生产。
2020年09月16日 ofweek | 太阳能 光伏 硅藻 电池 热度 1319
中科海钠:全球首款完全自主研发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其成本优势将更明显。
2020年09月15日 腾讯网 | 钠离子电池 中科海钠 自主研发 全球首款 热度 83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Tuuli Lappalainen、Sarah Kim-Hellmuth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不同人体组织中基因表达的细胞类型特异性遗传调控。
2020年09月15日 科学网 | 基因表达 遗传调控 热度 908
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微粒能够被送往一个肿瘤,最终通过加热恶性肿瘤细胞来消灭它们。而纳米金星则是攻击癌症的一种新材料。
2020年09月15日 ofweek | 纳米 金 癌症 热度 1073
团队发现, GI型对于GIII型在水禽宿主中具有适应性优势,这种优势具有宿主特异性,仅在禽类宿主中发现。这为探究近年来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日本脑炎病毒流行出现的由GIII型向GI型转变的原因提供了新思路。
2020年09月14日 科学网 | 脑炎病毒 宿主 分子机制 热度 817
科学家们首次在人类细胞中鉴定出了线粒体NAD+转运蛋白。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困扰科学界数十年的谜团,也为治疗与衰老相关的诸多疾病打开了新的大门。
2020年09月14日 新浪科技 | 线粒体 蛋白质 人类细胞 热度 891
有研究表明,蜂毒能够有效诱导癌细胞死亡,特别是在侵袭性三阴性乳腺癌以及HER2富集的乳腺癌亚型中杀伤能力接近100%,且对正常细胞影响极小。
2020年09月14日 ofweek | 蜂毒 乳腺癌 热度 1001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聂志鸿团队为制备纳米“人造分子”找到了简易方法。
2020年09月11日 科学网 | 纳米 人造分子 热度 704
研究发现,在大脑健康人群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对思维速度和记忆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认知表现越来越差。应尽早预防,以免认知功能的进一步衰退。
2020年09月11日 新浪科技 | 高血压 大脑 热度 820
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机,其包含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个脉冲神经元、720亿个神经突触,典型运行功耗只需350—500瓦,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
2020年09月11日 科技日报 | 神经元类脑计算机 热度 725
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Vivian S. W. Li和伦敦大学Paolo De Coppi团队合作发现,可利用肠道衰竭患者的类器官来设计可移植的空肠黏膜移植物。
2020年09月10日 科学网 | 肠道衰减 类器官 热度 878
“即插即用”的大脑解码技术是脑机接口领域一个重大突破,为脑机接口使用的持续性和便捷性提供了帮助。
2020年09月10日 腾讯网 | 新突破 脑机接口 即插即用 大脑解码技术 热度 76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中的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奧地利科学院马库斯·胡贝尔教授研究组合作,首次实现了高保真度的32维量子纠缠态。
2020年09月10日 科技日报 | 量子通信 高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 热度 843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研究团队报告了首个微芯片内的集成液体冷却系统,这种新系统与传统的电子冷却方法相比,表现出了优异的冷却性能。这一成果意味着,通过将液体冷却直接嵌入电子芯片内部来控制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将是一种前景可观、可持续,并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
2020年09月10日 科技日报 | 微芯片内的集成液体冷却系统 热度 702
GPT-3作为一种先进的语言模型,接受指令,并尝试按照指令完成文章。在最新的实验中,它按照研究人员要求写一篇主题是来说服读者相信未来机器人的发展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的作文。
2020年09月10日 ofweek | 机器人 AI 语言 热度 1271
《新格兰医学杂志》(NEJM)临床医学图片栏目近日发表了一幅有关新冠病毒的震撼图像,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呼吸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战场”何其“惨烈”。为我们佩戴口罩、采取必要措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提供了有力依据。
2020年09月09日 新浪科技 | 新冠病毒 呼吸道细胞 新冠肺炎 热度 887
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颜颢教授等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创建出一种新型元DNA结构,这些元DNA结构可自我组装成形状各异的微米级结构,应用于光电子学及合成生物学领域,从而促进信息存储和加密等技术的发展。
2020年09月09日 科技日报 | 元DNA结构 微米级 热度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