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发现揭示了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关键细节,并提出了阻止其扩散的新疗法。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可能代表着细胞生物学的范式转变。
2023年07月25日 科技日报 | 癌细胞 新疗法 热度 367
希格斯玻色子已成为揭示宇宙基本结构的重要途径,精确测量到这种粒子的性质是物理学家测试标准模型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22日报道。该机构的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合作组报告了迄今最精确希格斯玻色子质量:125.11吉电子伏特,新结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0.09%的精度。
2023年07月25日 科技日报 | 希格斯玻色子质量 热度 338
法国国家科学院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的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了首个基于微波的量子雷达,其性能比现有传统雷达高20%,实现了所谓的“量子优越性”。
2023年07月24日 科技日报 | 量子雷达 量子优越性 热度 36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团队通过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植物激素分析,探究了西瓜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感染的抵抗机制,并揭示了水杨酸诱导的黄酮类物质合成在西瓜发育和抵抗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为培育具有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抗性的西瓜品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中病毒病的管理和防控水平。
2023年07月24日 新浪财经 | 西瓜防御病毒感染机制获揭示 热度 348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一种通过血管输送的超小型、超柔韧的电子神经植入物可记录大鼠大脑深处的单个神经元活动。这项技术可作为与大脑深部区域的长期、微创生物电子接口。
2023年07月24日 科技日报 | 血管内探针 深脑活动 热度 326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开发“类原肠胚”的新方法,其中包括一个重要组织——卵黄囊,这是以前模型中所缺少的。
2023年07月21日 科技日报 | 卵黄囊 类原肠胚 热度 317
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家团队首次在不使用危险气体的情况下生产出氟化物。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这一全新方法,可能会对全球产业安全和减少碳足迹产生巨大影响。
2023年07月21日 科技日报 | 无害化生产 氟化物 热度 378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8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南非一座地下金矿里的32亿年历史的岩石内,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石墨烯,这将有助科学家们研发出更节能的生产这种材料的方法,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等诸多领域。相关论文已在法国里昂举行的戈尔德施密特地球化学大会上提交。
2023年07月20日 科技日报 | 天然石墨烯 热度 341
据最新一期《科学信号》杂志报道,日本顺天堂大学研究人员阐明了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癌蛋白CagA是如何破坏Wnt/PCP信号传导并促进胃癌发生的。
2023年07月20日 科技日报 | 幽门螺杆菌 癌蛋白 热度 291
科学家们首次目睹了金属碎片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破裂,然后又重新融合在一起。如果新发现的现象能够被利用,它可能会带来一场工程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自我修复的发动机、桥梁和飞机可消除磨损造成的损害,使其变得更安全、更持久。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团队19日在《自然》杂志上描述了此项发现。
2023年07月20日 科技日报 | 金属 自我修复 热度 327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徐海伟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谷战军教授研究发现,富勒醇可保护变性视网膜小鼠模型的感光细胞,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有明显效果,该研究为此类致盲性眼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候选药物。
2023年07月19日 科技日报 | 视网膜色素变性 热度 548
据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官网报道,该院一个外科团队今年5月完成了美国第一例机器人肝脏移植手术。术后一个月,患者不仅行走自如,还恢复了一定的运动能力。此次成功意味着微创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扩展到了肝脏移植领域,可实现更小切口、更少疼痛和更快恢复,并且具备最有挑战性的腹部手术之一所需的精确度。
2023年07月19日 科技日报 | 机器人肝移植手术 热度 319
韩国科学家使用一种聚丙烯聚合物,成功开发出一种纯净的自增强复合材料,其机械性能位居同类自增强复合材料榜首,有望替代飞机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速“空中出租车”时代的到来。
2023年07月19日 科技日报 | 机械性能 自增强复合材料 热度 347
总部位于莫斯科的信息技术公司XOR科研机构研发出一款独特的实时监控驾驶员状态的“防睡”系统。该系统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具有高识别精度,有助于大幅减少事故。
2023年07月18日 中国科技网 | 防司机打瞌睡系统 热度 353
太阳之所以能量源源不断,就在于它内部一直进行着大量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聚变能具有清洁、廉价和可靠等特性,被视为理想的能源,但在地球上大规模复制太阳内部的这一过程面临诸多障碍。美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一种名为“动态成壳”的方法,或有助实现聚变能的大规模生产。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
2023年07月18日 科技日报 | 核聚变反应 “动态成壳” 热度 358
在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缅因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他们离让青春永驻的“灵丹妙药”又近了一步——提出了第一个将细胞重新编程以逆转衰老的化学方法。
2023年07月18日 科技日报 | 逆转衰老 基因疗法 热度 389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兆言”大模型发布会日前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召开,会上发布了该研究院最新成果——“兆言”大模型产品,这是重庆首个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
2023年07月17日 中国新闻网 | 首个 自主研发 大语言模型 热度 365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心脏研究所的专家报告了一项创造历史的手术,一名患者接受了两个捐赠器官,一个肝脏和一个心脏,其中肝脏的移植是为了防止她的身体排斥新的心脏。在这个创新案例中,患者自己原本健康的肝脏则被移植到另一名患有晚期肝病的患者体内。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心肺移植杂志》上。
2023年07月17日 科技日报 | 双器官移植 免疫保护 热度 325
由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和帝国理工学院国家心肺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绘制出了迄今最详细且最全面的人类心脏细胞图谱,其中包括心脏的起源地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为研究心脏疾病、设计潜在疗法提供了宝贵参考。
2023年07月17日 科技日报 | 人类心脏细胞图谱 热度 327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首创的口服药物来破坏前列腺癌细胞代谢,并将化疗药物顺铂直接输送到前列腺癌细胞中。团队在人类癌细胞和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测试了新方法,表明它在缩小难治性癌症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2023年07月14日 新浪科技 | 首创 口服化疗药物 前列腺癌 热度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