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已知锂含量最高恒星

2018年08月08日 科技日报   |   郭守敬望远镜 锂 恒星 热度 779

我国科学家率先用稻壳制备出铅炭电池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林海波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用稻壳制备成高性能的电池级碳材料,并用这种材料开发出高性价比的铅炭电池。

2018年08月08日 科学网   |   稻壳 铅炭电池 新成果 热度 904

日本全固态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可进行超高速充放电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研发出可超高速充放电的全固态电池,朝着全固态电池实用化方向迈出一大步。

2018年08月08日 凤凰科技   |   固态电池 锂电极 新成果 热度 914

粒子物理学离不开人工智能

2018年08月07日 科技日报   |   粒子物理学 人工智能 热度 983

中国首台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稳定运行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由中科院自主研制,是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建成之后,将主要用于动物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对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重要意义。

2018年08月07日 ofweek   |   核磁共振 临床医学 生命科学 热度 1012

中美大豆品种存在大量遗传变异

科学家发现,中美大豆品种在基因组上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

2018年08月06日 科技日报   |   遗传变异 基因组测序 热度 807

南洋理工大学研发出微型激光雷达,成本极低

南洋理工大学在激光雷达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将芯片的尺寸做到指尖的大小,这在未来可能将自动驾驶核心部件的成本降低到现有成本的1/200。

2018年08月06日 ofweek   |   激光雷达 芯片 自动驾驶 热度 854

中科大创密集编码量子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传锋、柳必恒等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

2018年08月06日 科学网   |   量子密集编码 四维纠缠 新成果 热度 805

轴承的高端材料打破国外垄断

西王特钢首批高端稀土轴承钢顺利生产下线,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品质超过了美国、欧洲的相关标准。中国制造业的又一块短板被补齐。

2018年08月06日 ofweek   |   轴承 材料 制造业 热度 917

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加速电离铅原子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首次被用于加速电离的铅原子,产生高强度伽马射线。

2018年08月03日 科技日报   |   LHC 铅原子 伽马射线 热度 803

癌基因敲除可完全抑制肺癌发生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干细胞生物学学科组已成功揭示癌基因维持肺癌的发生机制。

2018年08月03日 科技日报   |   肺癌 癌基因 新成果 热度 831

3D打印技术造出微观多孔锂电池容量暴增4倍

美国工程师已经研发出一种3D打印方法,有可能极大的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充放电速度。被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微观金属结构能够将比容量提升四倍。该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添加剂制造业》杂志上。

2018年08月03日 ofweek   |   3D打印 锂离子电池 热度 886

人类创造出仅有1条或2条染色体的酵母菌株

中美两国科学家已经创造出仅有1条或2条染色体而非传统16条染色体的新型酵母菌株,融合酵母全部染色体未显著损害细胞适应性。

2018年08月02日 科技日报   |   染色体 酵母菌株 染色体 新研究 热度 796

首次实现反射式手性全息成像

天津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韩家广教授团队在基于超表面的全息成像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实现了反射式手性全息成像。

2018年08月02日 科技日报   |   全息成像 反射式 太赫兹 新技术 热度 901

OpenAI推出智能机械手臂,可灵活操纵物体

来自OpenAI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教会机械手臂如何让“手指”能够和人类的真手一样灵活地操纵物体。不过,该项目仍存在许多局限性,例如任务仅限于手掌朝上的机器人和机器人使用不是特别大的正方体。

2018年08月02日 ofweek   |   机械手 算法 热度 1223

西伯利亚冰封3万年线虫被“唤醒”

俄罗斯和美国研究人员最近解冻西伯利亚的永冻土样品,成功让其中两条冰封了3万年以上的线虫苏醒。

2018年08月01日 科技日报   |   永冻土 线虫 新研究 热度 937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终获验证

人类首次观测到一颗恒星在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加速,该结果成功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

2018年08月01日 科技日报   |   黑洞 引力红移 广义相对论 新研究 热度 801

人工智能只需要看着眼睛就能了解你的个性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跟踪一个人的眼球运动,来识别他们的性格类型。这项技术或许能用在智能手机上,以识别和预测我们的行为,提供可能的个性支持。

2018年08月01日 新浪科技   |   人工智能 眼球 特质 研究人员 机器人 热度 953

中美研发纳米疫苗抗击甲流

中国和美国研究人员联手研发出一种纳米颗粒流感疫苗,通过贴在皮肤上接种。这种给药新方法能让药效更强且持续时间更长。未来有望研发出药效更强、给药途径更佳的通用流感疫苗来抵御多种流感病毒。

2018年08月01日 新浪科技   |   纳米 疫苗 甲流 新方法 热度 885

可注射纳米复合晶胶快速止血材料问世

一种具有血液触发形状记忆恢复的可注射纳米复合晶胶止血材料,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郭保林研究员课题组研制成功,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18年07月31日 科技日报   |   纳米 可注射 止血材料 新成果 热度 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