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与新竹交通大学合作组成的研究团队17日在台北宣布,在共同进行单原子层氮化硼的合成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大面积晶圆尺寸的单晶氮化硼成长技术。
2020年03月19日 科学网 | 单晶氮化硼 半导体 热度 804
2020年03月17日 科技日报 | 纳米导线 透明 热度 836
美加州科学家训练人工智能从血液中鉴定来自微生物的线索,不仅可以识别出癌症,还能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做出区分。这项新的诊断工具,“可能会改变人们观察和诊断癌症的方式”。
2020年03月17日 新浪科技 | 癌症 微生物 热度 823
美国科学家团队介绍了一种软体生物传感器贴片,可以贴在重症婴儿或儿童的皮肤上,全面监测生命体征和其他方面的信息。
2020年03月13日 科技日报 | 生物传感软贴片 生命体征 监测 热度 915
北大化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研究团队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团队共同于《自然》杂志在线刊文,揭示少部分的肿瘤细胞发生焦亡,就足以有效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0年03月13日 科学网 | 肿瘤细胞 焦亡 免疫反应 热度 1092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微生物和免疫学系的Lachlan Coin和Sebastian Duchene团队及合作者,提供了新冠病毒的第一个直接RNA序列,详细介绍了该冠状病毒亚基因组长度的mRNA结构,并描述了从共享数据中揭示的冠状病毒进化遗传学的各个方面。
2020年03月12日 科学网 | 新冠病毒 RNA序列 热度 767
科学家首次详细分析了细菌脱氧核糖核酸在人体内脏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团队发现了各个组织样本中的细菌类型和细菌DNA数量的具体差异。
2020年03月11日 科技日报 | 细菌 人体 炎症 热度 727
昨天,长安汽车在渝发布L3级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交通拥堵自动驾驶TJP。这是国内首个量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
2020年03月11日 科技日报 | L3 自动驾驶 热度 749
科研团队通过校企合作,突破多项技术融合难题,研制开发出的一种可在无人值守条件下工作的人体测温产品,在实现多人测温的同时,降低公共场所测温的交叉感染风险。
2020年03月09日 科技日报 | 智能红外成像式人体测温门 热度 718
2020年03月06日 科技日报 | 银纳米簇 细菌感染 新发现 热度 786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成功构建了适合中药治疗新冠肺炎药效评价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完成16种药物的评价验证工作。
2020年03月05日 科技日报 | 中药 新冠 动物模型 热度 759
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YD9601,在南京宇都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自主研发流片成功,目前正在进行封装测试。
2020年03月04日 科技日报 | 5G微基站射频芯片 热度 754
由中国科大交叉合作团队与中国地震局合作研发的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动”监测系统在位于四川、云南两省的中国地震实验场已经成功试运行。
2020年03月04日 澎湃新闻 | 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 “智能地动”监测系统 热度 896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马雄峰合作,突破远距离独立激光相位干涉技术,分别实现了500公里量级真实环境光纤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和相位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2020年03月04日 科学网 | 地基量子密钥分发 远距离 热度 758
2020年03月03日 科技日报 | 量子光学 光子 热度 802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检验医学中心顺利通过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北京市卫健委批准,成为全军首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确诊实验室。
2020年03月02日 科技日报 | 新冠病毒 实验室 热度 779
中国AI制药领域的企业晶泰科技,以不一样的思路切入研究并分享了成果:从病毒的致病机制与分子结构出发的老药新筛,并加速安全高效、抗耐药的创新药研发。
2020年03月02日 ofweek | 人工智能 新冠 特效药 热度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