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科技前沿 发展动态
迄今最小马达仅由十六个原子组成

瑞士联邦国家实验室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分子马达,其由16个原子组成,并且可以在同一个方向稳定旋转,有望将能量收集推升至原子级。

2020年06月18日 科技日报   |   分子马达 量子研究 热度 706

中国科学家新研究解析人类自闭症和强迫症的神经环路机制

相关研究整合灵长类动物模型和临床精神疾病患者的功能磁共振影像数据,设计猴-人跨物种的机器学习分析流程,利用从转基因猕猴模型上学习的特征构建临床精神疾病患者的分类器模型,进而深入解析人类自闭症和强迫症的神经环路机制。

2020年06月18日 科学网   |   神经环路机制 自闭症 热度 722

中国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发布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在洛阳发布中国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该拖拉机基于5G网络,采用了GPS天线、毫米波雷达、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技术,可实现远程控制。

2020年06月17日 ofweek   |   拖拉机 5G 氢燃料 热度 764

植入微激光从内部扫描心脏

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能随着活人心脏跳动的激光,以帮助人们对心力衰竭的理解,并帮助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研究近日发布在《自然光子学》上。

2020年06月17日 ofweek   |   激光 心脏 细胞 热度 762

中国科学家利用大型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现最小水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16日发布消息称,该所江凌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团队,以及清华大学李隽教授研究团队近日在由五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中发现了三维立体结构的存在,证明最小的水滴是由五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

2020年06月17日 科学网   |   水团簇 三维立体结构 热度 684

滴血验癌可提前发现五十多种癌症

美国科学家使用4000人的血液样本,开发出一种新的验血方法,可在癌症症状出现之前准确鉴定出50多种癌症。更重要的是,该方法还能识别出12种特别危险的癌症,包括通常到晚期才能诊断出的胰腺癌。

2020年06月17日 科技日报   |   滴血验癌 癌症筛查 热度 683

只需抽取一管血:红细胞疗法有望治好这些疑难病

只需抽取一管血 红细胞疗法有望治好这些疑难病。未来,随着红细胞治疗技术的成熟完善,它对于某些罕见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将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0年06月17日 新浪科技   |   罕见病 细胞核 热度 821

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0年06月16日 科学网   |   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ADNP 热度 697

“墨子号”:实现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量子密钥分发

中国科学院15日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

2020年06月16日 新浪科技   |   密钥 墨子 热度 742

新材料吸附清除土壤中油污

俄罗斯列舍特涅夫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研发出一种独特的生物吸附剂,该生物吸附剂是具有高吸收力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可清除事故后土壤中的油污。

2020年06月16日 科技日报   |   生物吸附剂 聚合物多孔材料 热度 680

柔性电子皮肤可“自愈”

以色列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柔性高分子材料,它在遭受“伤害”(即刮擦、割伤或扭伤)时能够“自愈”。将其与传感器相结合,有望获得柔性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电子皮肤,未来可用于机器人、假肢和可穿戴设备上。

2020年06月16日 科技日报   |   柔性高分子材料 电子皮肤 热度 668

我国研制出一种可精准控制的迷你软体机器人

近日,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薛龙建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可精准控制方向和速度、综合性能极佳的迷你软体机器人,预期可在废墟狭缝、生物体内完成各种复杂作业。

2020年06月15日 科学网   |   软体机器人 精准控制方向 热度 690

科学家研发智能工具:使照片清晰60倍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将模糊、无法辨认的人脸照片转化为计算机生成的新照片,其清晰度可提高60倍以上。

2020年06月15日 ofweek   |   人工智能 图像 神经网络 热度 697

《自然》----癌细胞寻找肝脏的技能真是绝了!

中山大学宋尔卫院士团队发现,中性粒细胞的一种特殊死亡方式——胞外诱捕网(NET),竟然会成为癌症向肝、肺等器官转移的关键机制!

2020年06月15日 新浪科技   |   癌症 热度 707

用纳米纺织材料载药 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

南通大学戴家木博士研究出一套阿霉素负载多孔纳米碳纤维的药物缓释系统,利用织物材料作为药物载体,进行化学—光热协同治疗,对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6月15日 科技日报   |   纳米纺织材料 载药 肿瘤治疗 热度 684

新液晶相终获证实——有望催生一系列新材料

100多年前科学家提出一种新液晶相——铁电向列液晶相,但这一物质相一直未被证实。现在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文称他们终于发现并证实了这一物质相,最新发现有望催生一系列新材料。

2020年06月15日 科技日报   |   新液晶相 铁电向列液晶相 新材料 热度 726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电堆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11日发布消息称,该所研究员李先锋、张华民领导的科研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新一代低成本、高功率全钒液流电池电堆。

2020年06月12日 科学网   |   全钒液流电池 多孔离子传导膜 热度 678

科学家建立人类胚胎三维模型,看清人生最初的模样

利用人类胚胎发育干细胞,科学家建立了一种模拟早期胚胎的三维模型。可以为弄清出生缺陷的原因、改进疾病模型提供巨大的潜力。

2020年06月12日 新浪科技   |   干细胞 热度 732

第五种物质状态在国际空间站诞生

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团队报告成功在国际空间站上产生第五种物质状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并测量了相关特性。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让人类得以在这种奇异物质状态中探索基础物理学,同时为未来人类在太空执行更宏大的任务奠定了基础。

2020年06月12日 科技日报   |   第五种物质状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热度 750

金银做纳米机器人,国内学者研发抗癌新对策

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李楠团队提出纳米抗癌新策略,通过创新设计,将金银作为纳米抗癌药物载体,同时也发挥治疗作用,研发出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的新一代纳米抗癌机器人。

2020年06月11日 科学网   |   纳米抗癌 金银 热度 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