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 波士华城市群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借鉴意义(上)
2017年05月18日 来源:国研网 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周伟
一、波士华城市群核心城市功能与产业特点
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简称波士华(BosWash),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一系列大城市,地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带,全长960多公里,宽50~160公里,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面积的1.5%左右,人口约6500万人,占全美人口的22.5%,城市化率达到90%以上。波士华城市群是美国的经济核心与最重要的工商业区,是全美最大的生产基地以及贸易、运输中心,是世界最大金融中心。
1.波士顿(Boston)。波士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城市。波士顿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始建于1630年,是美国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波士顿是美国和欧洲之间距离最近的主要港口,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商港之一。1630~1890年,波士顿通过填海造地等方法使城市规模扩大了3倍。至19世纪中叶,波士顿的制造业逐步赶上并超过国际贸易;20世纪初期,波士顿仍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等著称。20世纪中期,由于工厂老化,波士顿的制造业开始衰落,工厂转迁至劳动力更低廉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通过产业转型,发展医疗服务和高等教育,结束了长达30年的经济低迷期。到21世纪初,波士顿已经成为波士华城市群的智力和技术中心。
2.纽约(New York)。纽约是美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位于美国东海岸的东北部。随着19世纪初五大湖区水运通航以及铁路建成,纽约与西部、中西部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加上早期曾作为首都而具有的核心城市基础,纽约的城市扩张速度突飞猛进。到19世纪中叶时,纽约已成为集金融、贸易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大都会。除此之外,纽约也曾是美国的工业中心,服装、印刷等行业都曾居美国首位,在机械、军工生产、石油和食品加工等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运输方面,肯尼迪国际机场占有全国50%的进出口货运量和35%的国际客运业务,这些优势使得纽约奠定了其在整个城市群中最核心的重要地位。纽约是一座世界级城市,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政治、金融、媒体、教育、娱乐与时尚界。
3.费城(Philadelphia)。费城是美国最古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港之一,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8世纪时,曾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当时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超过了纽约与波士顿,费城也一度是美国首都,直到华盛顿特区的建成并完善才停止。费城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与金融服务业为主,现为美国主要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之一。
4.巴尔的摩(Baltimore)。巴尔的摩是美国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大西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离华盛顿仅60多公里,由于港口自然条件优越,万吨级货轮可直接驶入巴尔的摩港,巴尔的摩是美国五大湖区、中央盆地与大西洋联系的一个重要出海口。19世纪后,密集的铁路和公路线延伸到港区,将工厂区与码头联系在一起,为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提供了十分便利的运输条件。巴尔的摩现代化、机械化水平很高,港区北面有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和冶炼厂,南部则是造船、军火、机械工业等集中的地区。工业发展以进口原料为基础,钢铁、造船和以炼铜为主的有色冶金是其主要的三大工业部门。
5.华盛顿(Washington)。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简称为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经济色彩不浓厚,位于美国的东北部、中大西洋地区,是1790年作为首都而设置、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划,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州。其作为波士华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主要源于其政治地位,经济上受经济萧条的影响相对很小。19世纪初,美国迁都华盛顿,到19世纪中期,华盛顿已具有一定规模。从19世纪早期开始,华盛顿陆续和巴尔的摩、纽约等核心城市之间修通了铁路,将几个核心城市链接起来,城市网络结构逐渐显现,产业链逐步完善,带动了周边城市在核心城市辐射效应下的兴起,波士华城市群的整体框架形成。
二、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特点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廊坊、邢台、衡水、沧州、承德、邯郸以及山东的德州等12个城市,区域面积2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常住人口约为1.1亿人,占全国的7.2%。
(一)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
根据2015年最新城市群规划,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整体发展思路,三省市的定位服从和服务于区域整体定位,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需要。
空间布局是京津冀功能定位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明确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推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格局。“一核”指北京。当前要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双城”指北京、天津,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要通过强化京津联动,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加快实现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四区”是指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每个功能区都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发展重点。“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二)产业结构。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其高精尖经济结构已经凸显。2014年北京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 626.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7.9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7:21.4:77.9。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北京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57.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9%,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8.1%。金融业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规模以上第三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第三产业收入的比重为44.6%。
天津具备强大的工业实力,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 722.4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01.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765.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755.0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49.4:49.3。天津第三产业以10.2%的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的9.9%。天津的传统优势是制造业和港口经济,在金融上也有很多创新空间。积极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北京市、河北省分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实施了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等领域率先突破项目。
河北省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29 42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7.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 02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 953.5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的11.7%、51.1%和37.2%。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借助于互联网+生鲜食品运输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河北在农林牧渔的产品种类、质量等方面深入发展,努力打造成京津冀的重要粮食供应中心。
三、两大城市群的对比分析
(一)空间结构差异。
京津冀城市群在空间结构上和波士华城市群有相似之处:在自然条件方面,两大城市群所处地势都是平原地带并且交通便捷、扩展性强,城市规模相对集中;在地理位置上,京津冀城市群处于太平洋西岸,有天津、秦皇岛、黄骅等重要港口城市;而波士华城市群处于大西洋西岸,有波士顿、纽约等重要港口城市,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两大城市群在空间结构上的相异之处是:波士华城市群呈现出点轴式带状特征,即以纽约为核心点,波士顿、华盛顿、巴尔的摩、费城等主要城市为轴,其余城市在轴线上分布,并拓展为带状。京津冀城市群在空间结构上,地处环渤海区域核心。以京津双城为中心,承德、张家口、廊坊、沧州、保定、唐山、秦皇岛、石家庄等地级市都围绕京津两个特大城市拓展为环状分布,这种通过京津双城中心辐射效应形成的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依存度。
两大城市群在结构上的不同更主要的体现在港口体系上:京津冀城市群的主要港口城市有天津、秦皇岛、唐山等,由于港口职能分工和实力不同,天津港表现为一港独大,秦皇岛、唐山主要从事煤炭、矿石、建材等初级产品贸易,而天津港由于规模较大、设施也较为完备,因此从事高级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的比例较高,京津冀多港口间的分工协作尚未实现。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的主要城市都沿海岸线排列开,各港口发展较为均衡,分工也比较明确:兼有渔港职能的波士顿以转运地方商品为主;具有商务港口职能的纽约以大型集装箱货物运输为主;费城主要负责城市群中相互间的近海运输;巴尔的摩主要负责谷物、煤炭和矿石的转运。这些港口城市通过明确分工形成了完善的港运网络,为城市群的错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城市功能比较。
从表1看出:波士华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承担某一方面的职能;而北京、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特大型城市,承担的职能较多。北京近年来金融业快速发展,2013年金融业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20%,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支柱产业。随着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战略地位的提升,天津工业基础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工业中心。
对于波士华城市群而言,世界金融中心纽约无疑是经济中心;拥有哈佛、麻省理工等顶级院校和众多高端科研机构的波士顿则是文化中心;首都华盛顿承担美国政治中心的职能;工业中心职能由费城和巴尔的摩承担,费城以重工业为主,有着钢铁、石油—机械制造、铁路机车的工业链条。巴尔的摩则以有色金属冶炼和造船为主。可以看出,波士华城市群的职能分工更为合理,每个主要城市基本上有且只有一个职能,这使得各主要城市既都有优势产业得以发展,又不受多种职能限制而导致产业繁杂,同时还使得各核心城市之间联系紧密,产业互补;反观京津冀城市群,几乎全部职能都由京津两大城市承担,这既使得两大城市产业繁杂,过多的功能难以疏解,又使得环绕双城的河北诸市缺乏准确定位,难以发展。这种局面带来的木桶效应显然会使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减弱,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