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需要差异化“定制”

2017年05月18日 来源:国研网 作者:赵姗

2017年5月16日,“丝路国际智库网络2017年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资金融通、人文交流等,这将为各国、各地区以及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在由经合组织发展中心主任佩兹尼主持的会议第一节中,演讲嘉宾们围绕“把握机遇”这个议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用创新消除瓶颈关注软性基础设施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指出,“一带一路”是对于多边主义和互联互通的重要贡献,它的提出恰逢其时,“现在全球都面临着种种挑战,而且现在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全球发展计划。而‘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我们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如果‘一带一路’落实的话将给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一个极大的推动。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也会坚持高标准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罗世礼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不同的互联互通和融资渠道,应该全面、创新来看这些渠道,打破原来这些行业的壁垒。而智库的工作是应该积极地鼓励用这种创新性的方式来消除原来存在的瓶颈和壁垒,而且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研究应该更加得到重视。“我们应该确保没有人被落在这个倡议之外及应该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包容性地参与到这个社会福利提升当中来。”

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蔡鄂生提到,2015年以来,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与有关机构合作,结合中国的建设经验,就吉布提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推动政策设计、产业定位、园区规划、园区建设等,2017年1月吉布提自贸区已经正式启动,新的自贸区将为吉布提创造达1.5万个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期待与各个智库和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上做深入调研。”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为了SiLKS新的成员,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总经理罗玛尼认为,有三个潜在的领域可以共同思考,首先是要关注软性障碍,政策、法规、标准、海关等,可能会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我们知道相关地区的服务货物跨境流动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觉得这个领域可以在SiLKS框架下做一些共享”。第二是双赢。要确保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倡议,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治理。“习近平主席提出应该成为更强有力的国际治理框架,所以我们认为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国际治理应该是什么样的”。

探索工业发展机遇发展多式联运交通网络

联合国工发组织伙伴关系与结果监测司司长邹刺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一直都秉持着多边合作的精神,工发组织也是秉持着这样的精神,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融资、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也希望能够促进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来实现就业,也会设计实施一些相关的发展战略来促进各地区的对话和交流,探索更多的工业发展机遇和基础设施发展机遇,让所有地区都受益。

除了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他希望能够将这个路线扩展到所有的大洲,在工发组织支持下希望也能够让非洲受益,提升它的基础设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天然伙伴,我们愿意能够承担这样一些重大使命,也积极地与参与所有国家组织合作”。

国际道路运输联盟副秘书长鲁诺夫提出,在三个具体领域,国际运输联盟可以做一些贡献和协助。首先是关于便利化和交通,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框架,研究一些政策和法律上的障碍,提供一些建议:如何有一个多式联运的交通网络?第二,金融的设施。现在很多机构对金融联通并没有很清晰的定义,所以,需要开发一些绿色金融,各国应该抓住机遇在多边开发银行筹集资源,比如说气候变化相关的资金,同时也可以从私营银行和金融寻求兴业。第三,人力资源。“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现在我们有技术交通和其他方面的人才,但在跨政府交流之间方面的专家是比较缺乏的,现在需要有一些交通外交,也希望SILKS和‘一带一路’能够与我们对接”。

公司合作的伙伴模式关注中小企业、旅游、长期融资

亚行研究院院长吉野直行提出,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本身还不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就业,同时吸引民间投资,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不仅用于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教育也很重要;其次,公司合作伙伴关系非常重要。应该让民间投资有更高的回报,可以通过税收提高民间投资基础设施的回报率,这样也有助于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最后,很多“一带一路”国家面临老龄化问题,都需要保险,希望这些养老金和其他公募基金积极寻找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我们认为这样能够提高基础设施的有效性。一列火车从中国开出之后每一个沿线国家都能够增加一辆列车,到最后我们会看到有48辆这样的火车,我们也希望这一列火车能够有一天开到日本”。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伊萨指出,马来西亚处于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马来西亚参与“一带一路”方面有大量的机会,比如在贸易领域,到2019年通过参与“一带一路”贸易额可以增加6400亿美元,而且有助于改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修建,现在中国和马来西亚正在联手打造在马来西亚的六大港口。

“在金融和旅游方面我们有很多合作机会,还有数字化方面、科研方面的合作也很重要”。中国和东盟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非常重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的各个发展战略之间应该有很好的协调。东盟有一个互联互通总体规划,这个总体规划可以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东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总的GDP已经达到2.4万亿美元,而且我们人口相对比较年轻,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所以我们的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同时伊萨认为,智库可以进一步提供政策建议,包括在海上安全、航海安全方面提供建议。

考虑不同机构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全球层面上的贸易平衡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所长伍德指出,很多国家在机制方面建设比较薄弱,在地缘政治上不太稳定,所以在环境和社会方面有很严峻的挑战,应该共同应对问题,采取共同合作的方法,采用一些务实的工具,避免潜在的矛盾、应对共同的挑战。“我认为,智库在这方面也可以发挥非常独特的作用,因为我们有广泛的网络,我们的任务就是构建沟通的桥梁,不仅是在不同的国家,同时也是在不同的企业和利益相关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也应该有一些调研,进行提前预警的机制,或者探索一些好的机会,不断交流相互的经验和能力建设的支持”。

波兰投资与贸易局副局长西格纳认为,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一带一路”国家都非常重要,对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同样重要,“对于波兰来说中东欧地区和全球经济也是对我们有影响的,从倡议中波兰受益良多,所以我们觉得‘一带一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希望能够让波兰成为一个物流的枢纽。”

西格纳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也能够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例如16+1机制。“一带一路”能够促进贸易流通和投资增长,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该倡议要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这些问题,加强各国的协调,加强国际组织和各国之间的协作,在国际金融方面应该与私营银行合作,在大规模融资的同时,也签署一些跨国合同来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当然这是双向的、需要有一个平衡的贸易,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全球贸易的结构出现了不平衡,所以说两国之间的贸易平衡要更好实现不仅是双边、同时也是全球层面上的贸易平衡,不仅为双边国家带来利益,同时在全球层面上带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