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青岛高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4年03月26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肖玲玲

企业向“新” 产业向“智” 发展向“绿”——青岛高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eb5a868f31c14d858406df2157a49639.png
在青岛高新区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订单。肖玲玲摄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克川液压)生产车间。车间内柔性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机械臂把原材料放到传送带,技术人员通过控制系统传输数据,开启大批量、定制化生产,各种液压零部件产品源源不断下线。

在青岛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不停歇、创新不松劲,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储能积势。

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

作为专注液压驱动装置研发制造的企业,力克川液压的产品覆盖了0.8—70吨液压驱动装置,已形成全新发展格局。企业总经理段杨杨介绍,公司开启“奔跑模式”赶制订单,液压产品订单已排到了今年5月份。

“与传统生产线相比,柔性生产线可以集中控制、分散操作,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零部件质量。”段杨杨说,产品科技含量越高、质量越稳定,市场销量就越好。企业生产的微挖液压驱动装置、高空作业平台和滑移装载机用产品,已连续5年保持销量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端液压制造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投资大,力克川液压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依托研发创新,公司生产的液压系统核心零部件达到领先水平。”段杨杨说。

聚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新”。像力克川液压这样的优质企业在青岛高新区不断涌现。

“我们围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企上市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形成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度培育主线,建立起锻长板、补短板、强优势、蓄后劲的培育体系,推动更多科技型创新企业脱颖而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副部长孙冠妮说。

融资,是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为此,青岛高新区打造了科技创新基金矩阵,通过引导基金、产业母基金、天使母基金参股了19只子基金,建起总规模超过80亿元、已投资100多家企业的科技创新基金。通过积极对接金融机构,青岛高新区引导区内多家银行转型为科技支行,有针对性地服务科技型创新企业。

前不久,中国农业银行青岛高新区科技特色支行揭牌成立。这是高新区第6家科技支行。该支行在保留原有银行职能的同时,创新金融服务和特色融资产品设计,让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倾斜。

“我们组建了专门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团队,通过上门走访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基本做到当天上门、两到三天放款。”中国农业银行青岛高新区科技特色支行副行长范卿介绍。

前瞻布局机器人产业

青岛高新区将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目前已有200余个优质机器人产业项目落地高新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占青岛市的三分之二以上。

四轮驱动下,灵活地前进、拐弯;双眼睁大,仰视、俯视、360度平转……在河南焦作某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轮式巡检机器人正在忙碌。这款具备安全巡检功能的机器人来自青岛高新区,由山东海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拓智能)研发制造。

“化工企业面临较大的安全生产压力,日常巡检人员工作量大。我们研发的轮式巡检机器人可在危险环境中代替人工,保障人员安全。同时,机器人识别安全隐患更准确。”海拓智能总经理石兆玉介绍,机器人搭载了检测模块、高清摄像头、红外热像仪、语音对讲等设备,不仅可以检视易燃易爆气体,及时发现生产设备仪表、阀门异常,防止“跑冒滴漏”,还能对车间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青岛高新区在《关于振兴实体经济鼓励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确,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对购买使用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企业,根据上级奖补资金给予50%配套奖励;对购买青岛高新区企业生产或集成机器人产品的企业,再给予50%配套奖励,配套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如今,青岛高新区正在解锁更多“机器人+”应用场景:博锲思智能装备(青岛)有限公司机器人破解了石膏板包装痛点;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龙门机器人,可实现胎胚与成品胎分拣码垛、暂存、装盘、拆盘、拆垛等环节的全链条智能化生产。

探索绿色转型新路径

绿色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青岛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

“我们决定新增一套RTO废气治理设施,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挥发性有机物3.6吨。新设备将于今年年中投用。”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经理邓国栋说。

近日,该公司与青岛高新区签署框架协议,计划在青岛高新区扩大约50%的产能,但企业目前的环保处理设施难以满足扩产后的生产需求。青岛高新区环保部门主动协助企业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处理方案。

“我们定期会同专家上门指导,帮助企业做好环评报告的编制。”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企业管理科科长陈占昌介绍,高新区环保部门大力推行生态环境“管家式”服务,对重点项目坚持一把手带队上门服务,一对一发放环评服务单,为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同时,高新区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一体化办理试点工作,将两个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时限缩短至8个工作日。

青岛高新区的优质服务让阿斯利康全球工程部项目执行团队高级经理周益波深有感触。“高新区环评审批非常有效率。如果按照以前的常规流程,审批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不到半个小时就办下来了。”周益波说,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于日前顺利通过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从提交申请材料到拿到环评批复仅用了20分钟左右。

青岛高新区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实施生态化改造,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降碳。目前,青岛高新区已全面淘汰燃煤供热锅炉,高新区13家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不久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首批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名单,青岛高新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产业园区试点单位。

“接下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把绿色低碳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质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卢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