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举措】台州临海市打造全域低零碳,开辟共富新模式

2024年01月02日 来源:环保在线 作者:未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数字中国、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要求,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改革争先创优,加强改革经验推广推介,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为浙江“两个先行”提供支撑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网”“浙江省生态环境政务网”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改革之声”栏目,择优登载各地各单位改革工作的创新做法、亮点成效,供各级交流借鉴、互促共进。

近年来,临海市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深入实施“亩产效益评价”、“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加快“两高”项目整治,压减一批过剩产能,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谋划一批低碳高效项目,加快生产生活绿色转型,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机制。2022年临海市林场被确定为浙江省第一批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头门港医化园区列入全省首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单位,为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临海样板。

一、多措并举,减污降碳促转型

一是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减污降碳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园区55家企业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建立160个项目库,组织评选12家典型企业,开展绿色低碳典型案例选送,海畅气体二氧化碳回收提纯项目、宏元药业他汀类药物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入选省级绿色典型案例,星河环境工业废盐综合资源化利用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典型案例。二是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持续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物耗和碳排放。兴建台州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谋划河头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试点浙新能风光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项目,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超额完成上级任务。三是推广绿色生产生活。统筹推动农业减排增汇。推动畜禽养殖朝着高标准、低排放、高效益的集约模式转型升级,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创建数字化牧场1家、省级美丽牧场4家。引导低碳出行,完成89辆老旧营运车辆淘汰,新增新能源出租车117辆,打造“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入选省“四港联动”交通强国试点县,公铁水多式联运项目加速推进。

二、先行先试,摸索碳汇新路径

一是赋能绿色林业碳汇。以全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推进森林抚育、珍贵树种培育、森林防火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林场森林覆盖率增长至93.5%。2022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第一批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建设碳汇基地1500亩,年碳汇量可达700吨。二是加快低碳机制创新。全面实施环保信用评价,推进“失信名单”管理制度改革,组织企业参与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汇产品、绿色电力等市场化交易。全年共完成环保项目审批258件,指导企业办理排污许可登记357家,服务企业完成初始排污权绿色信贷3980万,排污权绿色信贷额占台州市80%。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落实支持减污降碳、节能环保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关于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高了对节能项目的支持力度,补助比例从8%提高到12%,新增支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补助,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制订。2022年度下达市级绿色制造补助资金300.4万元。

三、合作共享,打造全域共富美

一是打造产村融合发展集群。推进尤溪、括苍镇特色文旅城镇样板建设,围绕“体育+星空+休闲”三大旅游IP,结合台州府城核心景区和二个重点村,带动六个产业服务村及十二个配套服务村全面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华东溪山行旅图” 。吸引游客近120余万人次,带动社会经济效益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上万元。二是开发低碳旅游特色场景。通过牛头山等6个村(零)碳村试点改造提升,开发滑草场-峡谷大穿越-指岩生态乐园-天然浴场等特色低碳旅游路线;探索绿色民宿、生态旅游相融合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形成文创、休闲用品、特色食品等配套产业。三是创建主城共享示范景区。实施灵江两岸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改善沿线30公里通景公路,投入30多亿元亮化府城、改造三线入地和排污系统、建设生态停车场,实现城区、社区、景区功能融合,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主客共享样板景区”和“浙江景城共建、共美共富示范景区”。2022年台州府城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12612人次,同比增长7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