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山西国资国企改革明确十大攻坚任务

2021年01月19日 来源:中国改革报 作者:田孔社

实施“163”工程,即继续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实施产业赋能、创新赋能、资本赋能、管理赋能、考核赋能、风控赋能“六大赋能行动”,开展“腾笼换鸟”、止损挽损、管理增效“三大专项行动”

十大改革攻坚任务为:试点直接授权,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布局,全面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强化引导激励,全面实施创新赋能行动;加快资产证券化,全面实施资本赋能行动;突出数智化驱动,全面实施管理赋能行动;聚焦质量效益,全面实施考核赋能行动;防范融资风险,全面实施风控赋能行动;加速动能转换,开展“腾笼换鸟”专项行动;激活存量资产,开展止损挽损专项行动;降本减人提效,开展管理增效专项行动。

2021年,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将实施“163”工程:“1”是继续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6”是实施产业赋能、创新赋能、资本赋能、管理赋能、考核赋能、风控赋能“六大赋能行动”;“3”是开展“腾笼换鸟”、止损挽损、管理增效“三大专项行动”。

这是从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近日召开的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

实现“五大突破”

2020年4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更名为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公司简称也由“山西省国投公司”改变为“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

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应运而生以来,面对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艰巨繁重的改革转型任务,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从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实现了“五大突破”和“五个提升”。“五大突破”即:体制改革实现根本性突破,战略重组实现历史性突破,国企“六定”实现开创性突破,“腾笼换鸟”实现实质性突破,穿透监管实现关键性突破;“五个提升”即:优化布局成效全面提升,服务转型层次精准提升,资本运作水平显著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保民表示,2021年,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将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及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专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法治化管理、穿透式管资本,牢记使命、深化改革、守正创新、服务转型,先行先试、敢行敢试、快行快试、善行善试,开展首创性改革,注重差异化探索,强化集成式借鉴,以改革赋能促转型为主题,以精益管理增效益为主线,以资产证券化、管理数智化为抓手,强力推动省属企业十大重点改革攻坚,打造特殊机构党建工作品牌,为全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形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国资动力、注入国资能量,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会议确定了2021年山西省国资运营工作的主要目标:积极开展直接授权省试点。推动省属企业实现利润280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60%以上;同口径资产负债率同比再降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5%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8%以上;原煤吨煤完全成本降至290元以下;资产证券化率较大提升。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率等投资回报指标明显提高,国有资本在新兴产业的布局比重大幅上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机制更加成熟定型,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攻坚“十大改革”

郭保民详细介绍说,2021年,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将实施“163”工程,具体为十大改革攻坚任务。

一是试点直接授权,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向管资本转变,加强特殊机构建设,加大改革落实力度。

二是优化国资布局,全面实施产业赋能行动。牵头做好顶层设计,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六新”引领转型,优化国有资本投向,纵深推进重组整合。

三是强化引导激励,全面实施创新赋能行动。增加考核权重,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机制。

四是加快资产证券化,全面实施资本赋能行动。用活用好存量上市公司,大力培育增量上市公司,强化考核。

五是突出数智化驱动,全面实施管理赋能行动。实行数智化管理,健全“六定”长效机制,持续规范投资决策,强力推进“瘦身健体”。

六是聚焦质量效益,全面实施考核赋能行动。突出行业对标,突出经济效益,突出补齐短板,突出底线考核。

七是防范融资风险,全面实施风控赋能行动。加强流动性管理,强化债务融资管控,积极做好风险应对。

八是加速动能转换,开展“腾笼换鸟”专项行动。持续大力推进,同步深化混改,剥离“两非”处置“两资”。

九是激活存量资产,开展止损挽损专项行动。明确工作目标,坚持系统推进,突出亏损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十是降本减人提效,开展管理增效专项行动。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多管齐下管控成本,压缩开支降低费用,清化冗员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