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成都:打造信用新经济产业高地

2019年12月30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韩清华 张丽 郭晓宇

以“新趋势、新机遇、新赋能”为主题,2019首届中国·成都信用新经济产业大会日前在成都召开。国内知名信用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高校代表等齐聚蓉城,共商信用新经济产业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新赋能。

作为我国首次举行的探讨信用新经济产业发展的盛会,本次大会的召开旨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信用文化、健全信用体系、培育信用市场、打造信用品牌,以大会为契机,把新兴信用产业作为新经济发展重点,全面推进成都信用新经济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成都打造成为信用新经济产业高地,为行业发展强劲赋能。

让信用产生价值 信用新经济业态诞生

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有多大?“千亿市场不是梦”。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宋红光表示,信用经济是通过信用生产、信用管理、信用应用来提高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降低社会经济主体交易成本,防范、化解社会治理和经济运行风险的市场经济模式创新。信用、信用产业、信用新经济是一个新的关联词组,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业态诞生。

宋红光还说,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处于不断完善和成熟阶段,信用体系建设应不断提升信用法治化水平、增强信用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信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加强个人和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着力深化信用理论基础研究,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前发展。让信息具有信用,让信用产生价值。

长期以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17年底,成都获批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信用示范城市,始终坚持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加强信用政策引领,着力强化信用制度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成都市信用体系建设的“五年规划”“工作方案”“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了全国首个《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为成都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要确保其行稳致远,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用办综合处处长李伟认为,“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以用促建’的工作思路,着力依托政府平台、智库协会和市场机构归集的数据,推进信息向信用的转化、信用向财富的转化,积极拓展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手段、以惠民便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信易+’应用场景,大力培育和发展信用新经济产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动形成‘让守信者得便利、让失信者付成本’的局面。”

多场景运用 推动信用产业发展

“成都信用协会始终坚持推动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制定了全国首个企业公共信用地方标准和管理办法、全国首个社会组织信用标准,以及全国首个公务员信用标准,创新推出了‘1+N’的信用评级模式,全方位、360度扫描诊断企业信用,对企业信用评级的等级结果,纳入信用中国(四川成都)。同时,坚持以用促建,扩大信用体系建设场景应用。”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信用协会成立于2010年,是按照成都市政府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信成都”的总体要求,在成都从事信用与诚信建设,扶助企业和个人信用发展的专业性社会组织。

目前,成都已在民生重点领域(房地产、家具、零售商)行业大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真正做到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级、事后信用监管,全面打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在中国·成都信用新经济产业大会现场,西南财大金融学院信用管理系主任李志勇、四川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蒋荣亮、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宋开发、四川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琳等,围绕“信用新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行业赋能”“融合发展深入打造信用+”这三大主题,进行了多维度、深入探讨。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三款信用新经济产品达成合作签约。